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内容

前十猪企占据安徽出栏量半壁江山,但本土最大猪企母猪尚未突破2万头

新猪网 2023-05-22

阅读()

2022年安徽省全年出栏生猪2921万头,同比增长4.4%;猪肉产量248.3万吨,同比增长4%,已完全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2022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656万头,是近17年来最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157.3万头,同比增长5%。

2022年安徽省全年出栏生猪2921万头,同比增长4.4%;猪肉产量248.3万吨,同比增长4%,已完全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2022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656万头,是近17年来最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157.3万头,同比增长5%。

 

01 前十猪企出栏头数,占安徽出栏总量一半

 

非瘟之后,集团猪企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在安徽也不例外。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牧原在安徽能繁母猪存栏约35万头,天邦食品下属的汉世伟公司母猪存栏约12万头,温氏约11.4万头。也就是说,前三名企业在安徽的能繁母猪数量合计超过50万头。

 

2022安徽规模猪场结构大致比例图

 

新希望、大北农、正大、禾丰、双胞胎、立华及正邦等能繁母猪合计约25万头。由此可见,在安徽的前10名集团猪企,共有83万头能繁母猪,约占全省157万头能繁母猪总数的一半以上。

 

牧原集团目前在安徽有颍上牧原、濉溪牧原等18家全资子公司,2023年计划出栏生猪约700万头。如果按照2022年安徽出栏生猪2921万头进行估算,牧原一家占比就达到24%左右,这与“猪易通”所报道的牧原在河南省占比约42%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牧原、天邦和正大等集团企业在安徽尚有部分空余产能或者待建产能,据了解,种猪繁育基地是牧原下一步在安徽的建设重点。随着这些产能完全释放,头部猪企在安徽出栏占比将进一步增大。

 

02 安徽猪场数量多,规模化程度达80%,但本土最大猪企母猪尚未突破2万头

 

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迫于巨大的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小散户和部分家庭农场被迫退出市场。规模猪场凭借较强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2019年前后两年收获丰厚的养猪红利,这快速推进了规模化猪场发展进程。据安徽省相关农业部门统计,2022年底全省规模猪场数量达到7500多家,规模化程度已达80%。

 

虽然规模猪场数量较多,但受困于资金实力不雄厚,在行情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目前安徽本土猪企没有一家生产规模超过2万头母猪。

 

目前,本土规模最大的养猪企业安徽安泰农业集团,在全省共有12个猪场,能繁母猪存栏约1.2万头。安徽华澳集团,下属有6个规模猪场和1个在建1200头祖代种猪场,母猪产能约8000头。

 

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图

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图

 

据粗略统计,本土企业能繁母猪数量在3000头~5000头的猪场主要有大自然种猪场、蚌埠鹏睿农牧、安徽皖恒农业、安徽博农牧业和淮北高策农业等。母猪数量在2000头~3000头的猪场主要有合肥华杰、和县苏绿源、蚌埠八大集、定远龙德、定远安康、黄山宝莱华纳、安徽欣阳农牧等。

 

非瘟之后,大型饲料公司纷纷高价租赁猪场扩大产能。在此需求下,新建了些规模在3000~5000头的专门繁育仔猪的母猪场,数量为10个左右;同时还有一些老板将自己的自繁自养猪场改造成了生产规模在1200头~2400头母猪场,数量为15个左右。

 

随着这两年猪价陡降和三年租赁合同到期等原因,有些饲料公司提前解约或到期弃租。据一位兽药客户经理统计,全省目前这种合约型猪场约50%处于空场状态,很多投资人亏损严重。

 

03 集团公司挤压着中小场的市场空间,改变了上游企业的利益格局

 

安徽省生猪养殖结构已经形成了以上市公司占据主导的局面,这些企业融资能力强,在猪价低迷时常常逆势扩张,迅速做大规模。相比之下,安徽省目前还没有一家以农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这也限制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头部企业不但挤占了中小养殖场的市场空间,还给它们带来生存压力。这些大型猪场大多集中在皖北地区,过大的养殖密度给疫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隔绝非洲猪瘟,皖北地区的大集团猪场纷纷投资给猪舍安装空气过滤系统,这给在本区域内资金实力不雄厚的中小规模猪场带来很大防控压力,有些中小猪场甚至不得不暂时停产。

 

安徽部分优秀猪动保产品代理企业

安徽部分优秀猪动保产品代理企业

 

这种影响也传递到了养猪上游的饲料和动保等企业。安徽国腾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卫国说:“大部分外来集团公司不但在当地自己生产饲料,而且连疫苗、兽药等也从外省总部所在地发货到安徽的猪场,而本土猪场的出栏占比在不断降低,这样就造成了大部分本土动保代理商的销售额严重下降。”

 

04 本土中小猪场要通过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家庭农场要实行种养结合,灵活经营

 

目前,安徽养猪已经形成大型猪企、中等规模猪场和家庭农场三种业态共存的格局。在当前产能过剩、行情低迷的现实之下,后两者如何破局,是业内人士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有一些猪场老板已经开始或者正在考虑将以前的外三元养殖模式改为饲养黑猪等地方品种,与大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位于池州市的安徽贵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胜江说:“自己自2021年开始养殖黑猪,规模维持在300头左右,销售方式灵活,即使在今年的行情下也能保本。”

 

安泰农业集团董事长杨勇表示,养猪头部企业在全国的平均占比约30%,在安徽这一比例约为50%,头部企业规模大,采购成本低,且具有人才、技术等优势,我省的中小规模猪场如何走,下一步大家要加强联合,进行资源整合,降低采购成本。

 

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的安徽金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说:“我们是600头纯种母猪规模的种猪场,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是公司在2017年牵头成立了怀远县生猪产业化联合体,有20多家中小猪场加入,现在联合体存栏母猪有5000头。我们在品种、饲料、防疫、管理与销售等五个方面实行“五统一”模式,规模采购、规模销售,大家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如何提高安徽省本土养猪企业的经营能力,与头部企业在行业共舞?安徽省猪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东风认为:丹麦资源禀赋、养殖规模与我省相似,其养猪联合体经营模式可以借鉴;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是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农民自助组织。该联合会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由于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特殊作用,所有的养猪农场、屠宰场及所属企业,都是该联合会的成员,合作社的发展就是每个社员自身经济利益的体现;因此,在与美国、加拿大等以大规模养猪为特点的国家竞争中也不落下风。

 

2023年5月9日安徽猪业协会调研牧兴合作社图

2023年5月9日安徽猪业协会调研牧兴合作社图

 

对于容易被忽视的家庭农场,安徽省猪业协会在2023年5月9日走访调研固镇县牧兴养猪专业合作社时,发现一些规模在50头~200头母猪的家庭农场生命力却十分顽强。他们通过种养结合模式种植红薯、玉米等农作物,不但省去了环保处理费,还能降低饲料成本,额外增加收入,因为没有大公司高额的折旧费和管理人员费用的羁绊,家庭农场能根据行情变化和自身资金实力迅速地调整规模,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大部分社员说即使目前的行情下,依旧能够实现部分盈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