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内容

广东猪业大变局,散养户从52万家锐减到15万家!中小养户的出路在哪?

农财宝典畜牧版 2022-04-11

阅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描绘出理想家庭农场的美好田园生活景象,让人心驰神往。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描绘出理想家庭农场的美好田园生活景象,让人心驰神往。

 

而事实上,家庭农场或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怡然自得,它们也会经历风雨,也需苦心经营。养殖业中,家庭农场曾经面临环保、疫病、市场波动等等挑战,在这些外界看不到的压力中,它们摸索前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在广东,一些家庭养殖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跟随政策引导和行业发展进程走向规模化,还有一些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向致富的目标迈进。

 

图片

 

1、疫病环保双重压力

 

家庭农场挣扎中收缩

 

退出江湖或缩小规模是许多家庭养殖场的现状。

 

肇庆四会,过去曾是全国知名的养猪大县,每年向外地供应的生猪量高达100多万头。如今,四会成为了环保要求下养猪产业迁移的典型。2017年之后,在环保风暴席卷之下,四会市对畜禽养殖区域进行了调整划分,大量养殖户清拆或搬迁。依然留在此地的家庭农场,环保是必然要过的一关。

 

江泽明从1997年起就在此养猪,夫妻二人经营一家自繁自养场,最多的时候养殖量达到200头能繁母猪规模。在来势汹汹的环保压力下,他坚持不断自学,四处考察,勤于实践,采用沼气池收纳发酵的方式实现了0排放。持续不断对环保措施的改进使得他的家庭农场更加绿色生态,时至今日依然得以在四会保持生产。

 

但家庭农场技术和资金实力的薄弱依然使得它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时有些力不从心。由于硬件投入有限,生物安全体系普遍薄弱,2018年非洲猪瘟的暴发对我国多数家庭农场带来了重创,江泽明的猪场同样如此。实际上,据江泽明介绍,作为家庭农场,资产轻便灵活,劳动力投入比较少,综合成本能比大企业低1元左右,更有利于度过艰难的低价周期。“但疫病防控比较麻烦,”他说,“我们养了二三十年猪,什么市场风险都经历过了,都可以熬过去,但是非洲猪瘟真的让人十分头疼。”如今他猪栏里有十几头母猪在养,年过五十,他也并没有太强的“创业”愿望再寻求扩产。

 

传统家庭农场的萎缩似乎是普遍的。据他介绍,身边的家庭农场大多越做越小,一是面对疫情等困难比较弱势,二是上一辈养殖户逐渐老去,下一代愿意留在农村做养殖的又越来越少。但家庭农场的灵活也使得它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尽管非洲猪瘟使养猪变得更困难,江泽明依然曾尝试过在已有的栏舍里养鸡养鸭,随着消费转型,他也在考虑尝试养养牛蛙。他总结了多年来积累的养殖环保技术,对养好鸡鸭或者牛蛙也抱有信心。“养殖行业养什么都可以利用沼气池收纳粪便进行处理,完全可以通过环保措施解决污染问题。”他告诉记者。

 

近年来,畜牧业不断转型升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根据广东农村统计年鉴数据,非洲猪瘟暴发后,广东省年出栏500头以下猪场数量从2017年的52万余家削减到2020年的约15万家,减少了近70%。2020年,广东省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全省生猪出栏总量67%左右,年出栏1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出栏总量比例可达14%。

 

图片

 

广东省2017年与2020年不同规模猪场(户)数量。数据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注:受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各规模场猪场(户)数量有不同程度减少)

 

家庭农场一直以来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是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如今的行业大背景下,家庭农场往往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薄弱、硬件简陋等困境。真的只能逐渐消失吗?

 

2、装备升级规模升级

 

家庭农场走向现代化

 

广东省一直以来支持家庭农场绿色健康发展,在政策引导下,部分传统的家庭农场正悄然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在《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实施家庭农场提质工程,指导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采取优先承租流转土地、提供贴息贷款、加强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

 

图片

绿水青山环抱中的刘永锋现代家庭养殖场。

 

位于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联强村的刘永锋现代化家庭农场是一个转型典型。刘永锋的父亲曾是与温氏股份开展“公司+农户”合作的传统农户,如今家里已经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含2栋设计规模每批1200头高效化猪舍的规模化猪场,年可提供上市肉猪约4800头。

 

这座现代化的家庭农场于2017年建成投产,采用全密闭、大跨度建设模式,配套了自动喂料、自动环控、自动清粪、视频监控系统等自动化设施,使得生物安全更有保障,管理更加高效,在非洲猪瘟暴发之后,更有助于疫情控制。

 

与此同时,猪场的运行也更加生态化。在养殖粪污的处理上,刘永锋的现代化猪场采用“异位发酵床”模式,配套全自动“翻耙机+降解床”。粪尿通过漏缝刮粪至集粪池,再喷淋到发酵床上,利用垫料和发酵菌进行降解。发酵后的熟料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和改善土质,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实现还肥于果、还肥于树、还肥于田,粪污“变废为宝”的农业循环经济。

 

在其中,温氏通过技术研发和流程优化,为其配备了“节水型饮水器”、“雨污分流”、“密闭储存池”等设施,帮助猪场从源头控制废水和臭气排放,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效果,使得环保更高效。

 

2021年,刘永锋的猪场单头获利约250元,年利润达到100~120万元。

 

3、政府企业合力帮扶

 

养殖小区助力农户转型致富

 

有观点认为,与大企业合作也是家庭养殖场未来的一条出路。近年来,由政府与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养殖小区成为了广东家庭农场转型发展的有效模式。面对困境,一座家庭农场势单力薄,集体解决困难力量更大。养殖小区集中资源提升养殖硬软件水平,产生规模效益,帮助农户实现产业兴旺,一起脱贫奔富。

 

图片

养殖小区现代化鸡舍内景。

 

云浮市郁南县平台村是云浮市教育局帮扶的原省定贫困村,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荒山建设了高效现代化鸡舍,成立了“郁南县好平台种养专业合作社”,据已有媒体报道年饲养肉鸡约45万只,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这些鸡舍配备了自动喂料、饮水系统和自动环控设备,由温氏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农户负责肉鸡的养殖管理,从中可获得稳定收益。除了鸡舍,种养小区还种有约100亩芳香樟,鸡的粪便和饲料处理后可以给树林供养分,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力能给种养小区和当地电网供电,种养结合,绿色生态。

 

图片

平台村鸡场鸟瞰图。

 

养殖户黄以华是平台村首批与温氏公司合作养殖的家庭农场主。借助自动喂料系统,他完成半天的工作仅需不到3小时。2019年,黄以华与亲戚合伙承包的6栋鸡舍出栏肉鸡近18万只,获得养殖收益约78万元。

 

在新兴县,温氏与新兴县太平镇政府共同建设的悦塘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同样紧密联合农户,帮助当地农民。

 

悦塘养殖小区于2019年6月投产,共建有10栋笼养环控鸡舍,单批存栏肉鸡可达52万只,年上市肉鸡可达到260万只,在规划与建设上同样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

 

图片

鸡舍实时监控。

 

图片

温氏悦塘养殖小区。

 

据介绍,在悦塘养殖小区内,运用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可实现对鸡舍温度、湿度、饮水量、采食量、体重、耗电量等指标的智能监测和管控。现场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能对小区整体运行情况和生产管理过程了如指掌,只要设置好环控参数就可以远程自动控制舍内的风机、湿帘、热水炉等设备的开启与关闭。

 

通过智能化系统,养殖户每天只需定时巡查鸡舍,轻轻按动按钮,就能完成加料、清粪、通风、调温等环节。温氏悦塘养殖小区负责人朱海富曾表示,通过配备自动化养殖设备和专业化服务队伍,每栋标准鸡舍只需1人即可饲养5万只肉鸡。

 

来自新兴县社圩村委蕉山村的贫困户满明雄2019年9月加入悦塘养殖小区成为一名合作农户。满明雄原本是一名养鸡门外汉,在温氏管理员的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他不仅熟练掌握了现代化鸡舍的各项自动化、智能化操作,还懂得了不少肉鸡养殖专业知识。如今满明雄的肉鸡饲养成绩在小区内一直处于优异状态,并获得了可观的养殖收益。

 

满明雄通过养鸡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越来越多村民看到了机遇,参与到养殖小区的工作中。而温氏股份则表示,养殖小区是温氏持续升级“公司+家庭农场”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模式的众多现代养殖小区之一,将进一步助力温氏股份养禽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样版。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