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俄罗斯首次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到2017年底,俄罗斯一共爆发了1120起疫情,非洲猪瘟横扫了俄罗斯46个州,直接导致了超过80万头生猪死亡或被扑杀,非洲猪瘟给俄罗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接近8300万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8.33-12.5亿美元。
截至2019年1月14日,官方公布曾有24个省份发生过家猪和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91.6万头。然而,非洲猪瘟给中国带来的更多是对生猪行业的影响.....
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不发非瘟便发财将成现实
非洲猪瘟发生之后,受益于大型养殖企业产能扩张,俄罗斯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仅在个别年份出现小幅下滑,总体来看均呈增长趋势。俄罗斯猪肉消费高峰时的供需缺口达到110.5万吨,相当于当年猪肉消费量的39%。但在2012年之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发生发非瘟疫情,俄罗斯立即暂停从这些国家进口活猪和猪肉制品,进口量开始快速下滑,2013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也因为俄罗斯暂停从欧盟进口而大幅上涨。
然而,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下降16.6%和19.1%,下降幅度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值,产能大幅下降。猪价从今年3月份出现淡季上涨,如果未来产能持续去化,猪价有可能大幅上涨。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据测算,如果不考虑消费需求变化因素,就目前的产能降幅分析,年内猪价高峰时同比涨幅很可能会超过80%。
生猪行业集中度在非洲猪瘟期间将迅速上升
非洲猪瘟肆虐的被背景下,俄罗斯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俄罗斯政府一方面对发生非洲猪瘟邻近地区家猪群实施扑杀政策,并销毁尸体。另一方面为降低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的防控政策。非洲猪瘟给俄罗斯生猪散养户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7年到2017年,俄罗斯生猪散养户的猪肉产量下降了近50%。2005年到2017年个体养殖户和小规模养殖场的猪肉产量占比从05年的70%急剧下滑到20%左右。2018年俄罗斯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存栏量占比已经达到84.5%。2011年到2015年俄罗斯前十大猪场猪肉产量增长超过1.5倍,达到1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4.54%。4年时间规模化率提升了27个百分点。
2014-2017年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比例
数据来源:统计局
据央视报道,自2018年下半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辽宁省生猪散养户多数退出,东北小养户恐慌性减栏超一半。而国家统计局及企业公告显示,2018年我国共出栏生猪69382万头,其中九大上市猪企(温氏、牧原、正邦、雏鹰、天邦、天康、罗牛山、龙大肉食、金新农)生猪出栏量为4476.3万头,仅占全国6.45%的市场份额,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降低进口减少疫情输入风险,生猪企业向屠宰段延伸
为防止发生输入性非洲猪瘟疫情,俄罗斯几乎暂停了从欧盟进口活猪和猪肉产品,由于国内供需失衡,造成了猪价在2013年下半年的快速上涨,但是却降低了俄罗斯对进口猪肉的依赖度,猪肉自给率从07年的64%,提到了18年的99%,今年底有望实现猪肉消费的自己自足。
非洲猪瘟的背景下,依赖进口弥补消费缺口存在疫情输入的风险,我国进口肉短期也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政府也在养殖企业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前提下扩大产能,以保障生猪供给。受疫情和禁运政策等因素影响,不少生猪企业向屠宰端进行延伸。不仅能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而且还能降低禁运政策的影响。
中国猪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这一无药可救、无苗可防的恶疾横行肆虐,养猪业面临着生死存亡考验。
经过半年多的非洲猪瘟疫情折磨,养猪人身心俱疲。有人中招扑杀了猪群,有人躲避风险主动退市,有人战战兢兢严防死守,有人铤而走险赌后市可期。
生存还是毁灭,抛给养猪人的考验,依旧是不知意外与明天哪个先来临。
“猪的本命年,猪难过。”一句句行业声音被证实。
“不发瘟,就发财。”更多的行业预判将被印证?
我们坚信,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非洲猪瘟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行动起来,自救,互助,共生。
隔离,清洗消毒,杀蝇灭鼠除虫害……猪场生物安全成为了猪场重中之重的日常工作。
中兽药,抗病毒,营养免疫,检测服务,保护易感动物 ……越来越多的防控理念被讨论,更多的防控技巧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