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登记在册的美国肉类企业再添6家,今年已累计新增101家!
12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更新了《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
更新的具体内容为:新增美国6家猪肉、牛肉、禽肉企业及冷库自2021年12月13日及以后生产的符合中国要求的肉类产品输华。
新冻派查询了《美国输华肉类企业在华注册名单》,将新增的6家肉类企业的厂号和输华产品整理成下表:
据统计,在年初至今,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国肉类企业在华注册数量不断上升,只分别在今年2月、3月、4月曾短期暂停过4家美国肉企的输华资格,短则一周,长则不超过4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而其他更新动态,则均为新增美国肉类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截至目前,已经新增了9次,累计新增了101家!产品类别包括猪肉、牛肉、禽肉。
美国是我国进口肉类产品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正常情况下,美国猪肉输华量仅次于西班牙,与巴西难分伯仲,而其牛肉输华量也位于前列。
不过,今年中国对进口猪肉的需求量减少,美国猪肉的输华量也逐月下降,而且常常被巴西反超。
近期美国猪肉的整体出口情况如何?
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出口了24.5万吨猪肉产品,近五个月来,出口量稳中有升。1-10月,美国猪肉累计出口量约为269万吨,与2020年的前10个月相比,减少了3万多吨。
虽然出口总量差别不大,但美国猪肉出口市场的结构有一定的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猪肉出口量总体减少了2.2万吨,但光是对中国的出口量就减少了3.7万吨,说明其他市场对美国猪肉的“包容弹性”较强,这也是美国猪肉出口能维持稳定的主要原因。与中国市场相反,墨西哥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猪肉进口国,一直都是美国猪肉出口的大客户,随着猪肉报复性关税等问题的解决,美国对墨西哥的猪肉出口在2021年逐渐恢复,并保持稳步增长。
如果把美国猪肉输华量的数据单拎出来,可以看出这部分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10月份,美国猪肉输华量跟9月持平,均为2.4万吨,2021年的9月、10月,与2019年4月,并列为3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这难道是因为中国买家不再中意美国猪肉,而是转向其他供应商了吗?
据中国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猪肉(包括猪杂碎,下同)共30万吨,其中有美国猪肉4.6万吨,落后于巴西猪肉,排名第三。
而今年1-10月,中国累计进口猪肉442万吨。其中,西班牙99万吨,占22.40%;巴西45万吨,占10.18%;美国37万吨,占8.37%。
无论是在月度进口量还是累计进口量方面,美国猪肉的第二名,已经被强劲增长的巴西所取代。
所以回到先前的问题——难道美国猪肉在中国市场不再受欢迎?
答案显而易见,中国进口的猪肉总量减少,仅有少数供应国能保持与去年同期持平的猪肉输华量,像巴西这样有所增长的,无法保持增长趋势;而像美国这样减少的,才是正常状态。所以,并不是美国猪肉不“香”了,而是中国市场的需求整体疲软了。
虽然受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及短期肥猪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由降转涨,上涨12.2%,但国内的生猪还有待消化,预计2022年上半年猪价弱势难改。
美国大批肉类企业在此时登记输华资格,不仅仅是为输华牛肉、禽肉展开强力“助攻”,同时也是在为将来的猪肉输华持续“铺路”,毕竟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占全球猪肉进口量的一半——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官网数据,2020年,全球猪肉进口量为1037万吨,中国进口量480万吨,占比46%。而美国作为世界猪肉生产大国,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无疑是非常感兴趣的,面对西班牙、巴西这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猪肉想要在中国市场上更进一步,自然是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