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内容

美国生猪产销格局对我国未来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那些借鉴?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2021-10-15

阅读()

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对行业管理方式和产销、流通格局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防、扑灭疫情的前提下,养猪业产业链如何建立新的产销格局以适应新形势值得研究,美国生猪产销格局为我国未来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对行业管理方式和产销、流通格局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防、扑灭疫情的前提下,养猪业产业链如何建立新的产销格局以适应新形势值得研究,美国生猪产销格局为我国未来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美国生猪

 

一、生产要素特征推动美国养猪业布局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

 

美国生猪养殖集中于玉米大豆种植带,专业育肥与仔猪生产区域化分工明显。猪育肥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玉米带和大豆种植带。美国玉米主产区在五大湖的西南部,即美国的心脏地带(Heartland Region),爱荷华和伊利诺是全美玉米产量最多的两个州,合计约占全美的三分之一,其余前10位分别为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印地安那、南达科他、堪萨斯、密苏里、威斯康星和俄亥俄,合计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近90%。由于美国实行大豆和玉米轮作,大豆主产区正好涵盖其玉米主产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农业部重视农作物生产,联邦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转向农业生产,推动种植规模扩大,玉米和大豆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为养猪生产提供了充足和廉价的饲料玉米和豆粕。2016年心脏地带育肥成本为47.38美元/英担,北部新月地区则高达56.64美元/英担,仅饲料成本就低15.3%。饲料原料的优势又带动粮食主产地区生猪养殖的工业式生产。1980年,全美生猪存栏量最高的5个州均来自这些地区,存栏量最高的10个州有8个来自这些地区,生猪存栏合计占全国的68.7%。2016年,生猪存栏量最高的10个州中有9个来自这些地区(北卡罗来纳州除外),合计占71.5%。2019年这一比重提升到87.7%。其中,爱荷华州一直是最主要的生猪主产州,而且存栏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从1980年的25.0%上升至2016年的30.1%,2019年为31.8%。相对来说,母猪的生产集中度则低于商品猪,爱荷华2019年仅占15.6%,这意味着大量仔猪要自其他州调入。北卡罗莱纳尽管生猪存栏只有爱荷华的37.8%,但母猪存栏仅较爱荷华州低10万头,说明其母猪生产优势明显。

 

图片

图1  美国生猪存栏分布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生猪养殖出现明显的地区分工:非玉米带区主要从事仔猪繁育,玉米带边缘区则专注于仔猪哺育,之后断奶仔猪被运到爱荷华州等低玉米价格的玉米带进行专业化肥育。

 

二、生猪繁殖、保育、育肥的专业化分工与订单式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欧美发达国家养猪业的普遍特征。

 

订单生产带动了专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销售模式的转变,进而带动区域化分工。美国政府鼓励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由于养猪基础设施缺乏,北卡罗来纳州养猪业采取垂直产业链模式,采用大型企业+农场主订单的一体化经营模式,90年代中期,该州80%以上的出栏生猪是通过这一模式生产的。这种生产模式推动了该州生猪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降低了养殖成本,带动其在90年代初成为美国的第二大生猪产区,并且建成了Smithfield旗下的当时全球最大的生猪屠宰厂,占美国屠宰量的8%。订单农业的发展带动养猪业繁殖、保育、育肥的分工和合作,销售生猪也由点拍卖市场(自繁自养养殖户销售模式)转向直接销售渠道(定单生产),70%生猪销售由活体转变为以胴体为单位计价。与此同时,以爱荷华州为代表的传统玉米带生猪养殖区为了缓解竞争压力,调整养猪业的产业结构,纷纷采用了订单生产模式。1992年,全美订单化生猪养殖场比例仅为3%,2014年已达65%,2020年为68%。但是,自繁自养养殖户仍然是个体养殖,从事母猪到仔猪生产的养殖户也是以独立生产为主,接近三分之二,从事专业化育肥的养殖户则以合同生产为绝对主体。

 

图片

图2 育肥养殖个体与合同生产比重 (%)

 

图片

图3 专业仔猪生产个体与合同生产比重(%)

 

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自繁自养养猪企业并非主流,但也并非一味追求合同化生产。从断奶仔猪、保育猪到育肥猪阶段的专业化分工特征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效率大大低于专业化分工饲养,经济上的比较优势是形成分工的主要动因。但专业仔猪生产则是以个体/独立养殖户的生产方式为主。

 

三、生猪屠宰厂与育肥场的区域匹配度高

 

屠宰产能主要集中于生猪主产区,生猪产品以冷鲜肉作为主要流通方式,但仍然存在跨州活猪屠宰运输。尽管以产地屠宰为主,但由于产能和屠宰产能并不能完全匹配,美国生猪调出主要发生在生猪产能较高的州,生猪调入州主要为屠宰能力较大的州。屠宰产能集中度较高,主要在爱荷华、北卡罗来纳、伊利诺斯、明尼苏达、密苏里、印第安纳和内布拉斯加等。譬如史密斯菲尔德在北卡罗莱纳建立最大的屠宰场,每天屠宰能力3.45万头,该公司也在南达科塔州、内布拉斯加、爱荷华州、密西西比州建有屠宰场;JBS在明尼苏达和爱荷华州都建有屠宰能力超过2.1万头/天的屠宰场。但是由于生猪产能较大,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生猪需要外调,但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2017年主要调出州为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俄克拉何马州、南达科塔州、堪萨斯、俄亥俄州和科罗拉多州,爱荷华州调出量超过1500万头,爱荷华州育肥猪本地屠宰率为66.9%,明尼苏达州生猪本地屠宰率仅为55.2%,伊利诺斯则需要调入34万头。

 

在主产区建设屠宰场方便就近屠宰是主流,但仍然存在跨州活猪调运作为屠宰产能不均衡的补充,猪胴体计价、冷鲜肉运输是美国生猪和猪肉流通的突出特点。

 

四、防疫制度保障了区域间种猪、仔猪、待育肥猪大量调运的安全性

 

美国生猪调运历史较长,其中包括仔猪/种猪、育肥猪及自加拿大进口仔猪/育肥猪的调运。1970年美国跨州活畜调运量仅3000万头,到2001年就增加到5000万头,生猪调运量占总量的27%,2017年仔猪跨州育肥调运量为5524万头。许多大型的自繁自养养殖场需要远距离调运断奶仔猪到育肥场,尤其是爱荷华、明尼苏达、印第安纳、密苏里、伊利诺斯、堪萨斯等主产州,2017年跨州仔猪育肥调运量合计4850.7万头,占总调运量的87.8%。其中,玉米带生猪调入量占总调运量的70%以上。北卡罗来纳是主要仔猪调出州之一,每年调出400万头仔猪育肥,向距离1700公里外的爱荷华州运输仔猪、保育猪,爱荷华州出栏肥猪会运往2900公里外的加利福尼亚进行屠宰。此外,2000年以来加拿大每年还会向美国出口仔猪和育肥猪500-1000万头其中用于屠宰育肥猪(100-300万头)。

 

强化活猪调运监管。美国十分重视兽医防疫系统建设,这是其提高生物安全能力的基础。美国联邦法对调运生猪的鉴别、运输提出了具体的严格要求。美国生猪跨州调运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类管理疫病,对动物疫病分别实施禁止(如非洲猪瘟、猪瘟、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猪传染性水疱病)、限制(如猪布鲁氏菌病、猪伪狂犬病)、不限制(如猪萎缩性鼻炎、猪流感等)跨州调运的制度;二是按照分区分群管理的原则,设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动物的不同调运监管要求(可供选择),并由认证兽医签发跨州调运兽医监督证书(CVI);三是动物卫生状况的确立要以实验室检测作为依据,并据此实施用途管制;四是调运动物必须具有完备的官方标识,从而提高疫病追溯能力;五是运输设施要确保清洁卫生,并满足动物福利要求。欧盟除相应法规要求外,运输车辆需要安装GPS系统,立法对运输司机进行相应的培训,设立育肥猪/仔猪运输装载密度标准等。

 

五、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启示

 

区域化生产是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仔猪至育肥阶段能够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效率,生猪就地屠宰、发展深加工也将是未来中国生猪产销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挥不同区域的产业资源优势,仔猪合理距离范围内的调运对于推动产业细化分工提升效率、维持生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必要的,有助于提升产业效率。探索合理的产销区间生态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产区形成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优质产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与国外以猪周期作为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生产合同不的依据不同的是,我国公司+农户的运行机制还存在多个需要改善的地方,譬如在猪价低迷期,企业更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保障生产合同的有效执行。企业在实施扩产和生产管理计划时,理应做好市场风险防控。与美国生猪产业纵向高度整合和猪肉出口调剂不同,我国养殖与屠宰加工和零售是分离的,过量进口猪肉又冲击国内猪肉市场。在猪价出现快速持续下跌时,养殖企业也面临同样巨大的市场风险。生猪养殖要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养殖主体具备理性的生产理念。合理利用猪周期特点,避免投机上涨周期的心理,合理预判产业供需形势,与养殖户建立良好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才是未来企业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