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内容

巴西爆发非洲猪瘟的过程和经验总结

OIE科技评论 2020-01-14

阅读()

有史以来,非瘟爆发控制最成功的国家可能非韩国莫属,从去年9月份爆发,风风火火一个月便让非瘟在猪场中销声匿迹,现在只有边境野猪的爆发案例。
  有史以来,非瘟爆发控制最成功的国家可能非韩国莫属,从去年9月份爆发,风风火火一个月便让非瘟在猪场中销声匿迹,现在只有边境野猪的爆发案例。由于太快,加之国土太小,反而借鉴价值较小。而巴西作为全球第四大养猪国,无论在体量还是在疫情的发展以及应对方面都有更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非瘟已经这样,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疲于应对之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假如另一个外来病来袭,我们会不会应对的更好。
  
  巴西被誉为足球王国,也是世界最大肉类出口国,牛肉和鸡肉出口均排名全球首位,猪肉出口排名全球前十(均根据2018年数据)。是全球重要的畜牧业国家。
  
  巴西曾在1978年爆发过一次非洲猪瘟,随后巴西农业部快速积极响应,全社会进行广泛参与,对疫情进行防控和净化,最终历时6年,至1984年宣布为OIE认可的无疫区。对比当时同样处于疫情中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用了将近40年才完成净化,巴西的净化在当时的全球算是最为成功的案例。
  
  非洲猪瘟的洗礼也促使巴西养猪业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和养殖现代化进程,助力了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出口国。
  
  本文内容摘译整理自发表于2010年的《OIE科技评论》的综述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1978 African swine fever outbreak in Brazil and its eradication》,论文创作于巴西非瘟净化成功25周年之际,对巴西1978年非瘟疫情的爆发及其后历时6年的净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文章内容具有较强的阅读价值,是分析巴西非瘟疫情发生和净化的最为透彻的文章。
  
  作者团队来自巴西利亚大学。其中文章的第一作者既在巴西利亚大学担任教职,还在巴西农业部(MAPA)担任多个职务,曾拜访多个非瘟疫情国家,到葡萄牙和西班牙7次,古巴9次,还包括海地、多米尼加、意大利、法国、南非、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也曾在OIE多个会议上参与了非瘟话题的讨论。
 
巴西爆发非洲猪瘟
  
  疫情最初的爆发——一个警察惹的祸
  
  疫情最先爆发在里约热内卢州一个猪场,第一头感染猪于1978年4月30日死亡,其后到1978年5月13日之间,该农场1000头猪中已有200头死于非瘟。
  
 疫情最初爆发的猪场
  疫情最初爆发的猪场
  
  该猪场的所有者是一个在里约热内卢加利昂国际机场(后更名为安东尼奥·卡洛斯·乔比姆国际机场)工作的警察,他利用机场安全漏洞,收集国际航班上的航食垃圾作为饲料喂猪,其中包括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班。彼时非洲猪瘟正在两国地方性流行。警察的猪场距离机场约52km。
  
 爆发猪场尚未用完的航食垃圾
  爆发猪场尚未用完的航食垃圾
  
  由于猪场存栏的增加,航食垃圾开始不够用,于是从1978年的4月份开始这个猪场开始使用商业饲料作为补充。这一变化恰好与猪开始出现疾病症状的时间相吻合,并且第一头死猪出现在四月底。于是这个警察认为应该是新饲料导致了疾病,而非航食垃圾;他认为饲料有问题,于是联系了饲料厂的兽医费里奥博士(Dr Francisco de Assis Moreira Filho)。
  
  费里奥博士检查死猪之后,得出的最初结论是经典猪瘟。但是警察表示给猪做了经典猪瘟的常规免疫。此后,该猪场的周边猪场相继开始发病,但由于经典猪瘟疫苗提供的免疫力对非洲猪瘟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感染猪仅表现出轻度出血,这对疾病的最初确诊造成了进一步的误导。
  
  1978年5月10号,费里奥博士采集了不同猪只不同病理阶段的样品,在当时的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动物生物研究所进行了尸检,该研究所据猪场17.5km,临近联邦里约农乡大学(UFRRJ,Rural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根据托卡尼亚(Tokarnia, et al.)等人的报告,其中一只猪“表现不同形式出血,多种器官,淋巴结和浆膜扩张,严重和频率,亦见明显的肺部病变(纤维性胸膜炎和肺实质肝化)”。
  
 费里奥博士用于尸检的猪只
  费里奥博士用于尸检的猪只
  
  当时,南非科学家内茨教授(Professor Dr Wilhelm Otto Daniel Neitz)正在里约农乡大学讲授研究生课程,他有丰富的非洲猪瘟经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大量关于非洲猪瘟的文章。他去拜访了猪场,并对死猪和病猪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病死猪具有非洲猪瘟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内茨博士研究了流行病学报告之后,认为这是一场严重的非瘟爆发。他要求将疫情信息立即报告给巴西动物卫生官方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那个时候,根据托卡尼亚的记录,有些猪场员工已经开始杀猪,以求把肉卖掉。在首次发现病猪到实行动物健康紧急措施的时间段之内,有大量的猪被卖掉。巴西农业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明确表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必须避免再次出现。
  
  疫情的扩散
  
  当时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全国农业防卫秘书处”决定,在全国农业防卫秘书处下面设置一个技术组,称为“动物健康防御秘书处”,来处置这次爆发。动物健康防卫秘书处由专家团队组成,还包括来自泛美健康组织(PAHO),国家动物参考实验室(LANARA,现为LANAFRO)的代表,以及非洲猪瘟专家。专家们到猪场采集了更多的样品进行分析。技术组还建议当地的动物安全机构请求当地军警出面参与,以保证爆发地区的隔离,在将剩余动物全部扑杀、火化并进行有效消毒完成之前阻止动物和人员的转移。
  
  除了最初的爆发点,第二个爆发点也很快出现。第二爆发点主要是里约市的贫民窟和市郊的猪场,这些猪场一般猪舍条件和养殖水平较差,主要饲料是厨余垃圾以及从垃圾堆捡拾回来的食物垃圾。在动物禁运之前,第一爆发点的一些猪被卖到了里约城的新巴西利亚贫民窟(Nova Brasília slum)。
  
里约市新巴西利亚贫民窟的垃圾堆
  里约市新巴西利亚贫民窟的垃圾堆
  
  除了禁运前感染猪场卖猪造成的传播,还有经过土壤和水系的传播,以及人员的流转将猪和猪肉制品带到不同城市。
  
  1978年6到7月,里约州总共24例报告,每个报告猪群都进行了采样分析,其中18例阳性,6例阴性。到8月14号,非瘟传播到其他10个州,遍及巴西南部和中部。
  
  在对最初爆发猪场老板进行第二次访问时,他表示第一次访问中他漏报了一个细节,他曾经提供了一些仔猪给一个烧烤店做菜,来庆祝他侄女的婚礼。事后,厨房垃圾被送到了一个附近的猪场。农业部监察员访问了这个猪场,并在场里找到了有不同阶段非瘟症状的猪。
  
  这个饭馆临近一个高速加油站,这条高速是接通里约、圣保罗以及巴西南部州的主干道。通常很多拉猪车会走这条道,把生猪从南部州和圣保罗拉到里约。但是当司机拉着猪到了里约之后,发现里约猪价很低,于是又把猪拉回南部州进行屠宰。
  
  插曲——结晶紫疫苗成为疫情传播的帮凶
  
  1978年5月,巴西北部帕拉州的一个农场主去了一趟里约州。他此前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大量的关于非洲猪瘟的新闻。但是他相信报道里说的是经典猪瘟(CSF)而不是非洲猪瘟(ASF)。他在里约热内卢购买了一些“结晶紫”经典猪瘟的疫苗,足够他自己猪场和4个邻居猪场使用的量。当他回到帕拉州使用了疫苗仅仅几天之后,所有用了这个疫苗的5个猪场都出现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随后的采样诊断证明非瘟阳性。
  
  结晶紫经典猪瘟疫苗,是一种“古老”的经典猪瘟疫苗制备方法,其生产方法是将感染了经典猪瘟病毒的猪的血液进行去纤维蛋白,然后使用结晶紫(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苯胺染料,该疫苗因此得名“结晶紫猪瘟疫苗”)等试剂进行减毒处理后得到的疫苗。因此疫苗中有携带其他类型病毒的风险。
  
  经过实验室研究,在结晶紫疫苗中发现了非洲猪瘟病毒,因此证实含有非瘟病毒的结晶紫疫苗是造成非洲猪瘟在多地同时爆发的元凶。在巴西南部几个州,经历了1978年6月到7月的高爆发期之后,到8月份爆发数量明显减少,之后进入了流行病学沉默。但是到12月份又疫情又开始出现,这被认为可能是结晶紫疫苗导致。
  
  疫苗问题的发现,一方面推动了当时对猪源制品流通的管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结晶紫疫苗的停用,改用更先进的经典猪瘟制备方法。
  
  巴西政府推动的应对措施
  
  首个爆发案例于1978年5月13日报告给了巴西农业部。6月15日总统令发布,宣布进入动物健康紧急状态,根据OIE的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指南,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这份联邦法律文件为紧急阶段的政府行动制定了统一的计划,还规定了巴西武装和辅助部队在疫情净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行动。法令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和防止人员,动物和车辆的活动。
  
  法令中规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立即跟邻国、与巴西有双边动物健康协议的国家、OIE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泛美健康组织、泛美口蹄疫中心、美洲间农业合作所沟通巴西非瘟疫情发生情况
  
  禁止感染地区内部及向外的猪调运
  
  感染区内猪只进行即刻扑杀和火化
  
  对车辆、建筑及其他对象进行清洗和消毒,如果洗消不足以消除风险则进行销毁。
  
  禁止一切展会、集市等有牲畜集合情况的活动
  
  禁止使用厨余垃圾喂猪
  
  开展动物健康教育和沟通项目,以提高社会对动物健康紧急行动的认识。
  
  对非瘟疫苗生产和新监察条件的执行进行技术开发。强化推进经典猪瘟疫苗的使用,总计发放3500万支。目的是提高非洲猪瘟的快速检测能力,减少经典猪瘟对非瘟临床检测形成的干扰。
  
  给猪场提供动物健康援助激励,鼓励上报所有观察到的疾病情况。
  
  法案还授予了官方和私人兽医可以立刻采取动物健康紧急措施的权力。
  
  巴西非洲猪瘟应对经验总结:
  
  社会沟通和信息分享——全面的社会参与
  
  通过社会沟通和信息分享相关的计划,鼓励猪农报告疑似病例。给猪农和兽医提供免费的直拨号码,以使他们尽可能方便的向主管机构进行报告。
  
  非洲猪瘟净化运动得到了养猪人的积极参与。在圣卡塔琳娜州(Sata Catarina State),75%的爆发在首个案例被确定之后的10天以内进行了报告,82%的案例在14天之内进行了报告。快速通报非常重要,因为通报的不及时会使官方兽医机构的净化措施延迟实施,使疾病进一步的扩散。
  
  非洲猪瘟净化计划是巴西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疾病净化项目。养猪农民通过协会进行了积极地参与。在大量的不同会议上,很多建议由社区和协会的负责人直接提出,并且这些建议几乎全部得到了采纳,包括:
  
  信息只有在细致分析之后才进行分享公开
  
  养猪行业协会以在非瘟净化委员会中正式代表的形式参与国家级和州级的决策过程。
  
  对巴西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非瘟检测培训
  
  让有非瘟应对经验的国家的技术人员参与疾病控制措施的开展(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古巴)。
  
  在南部州建立专门非瘟检测实验室
  
  培训一线代理商,以及国际代表,对猪场进行初步诊断
  
  制定扑杀补偿政策,以激励养猪人进行病例报告。
  
  对经典猪瘟疫苗进行商业化并发起鼓励使用的运动
  
  对屠宰场以及肉品加工厂的肉品检疫进行紧急联邦化
  
  发起全国性的促进猪肉和其他猪制产品的消费
  
  国家供应监督局(Superintendencia Nacional do Abastecimento)通过调控猪肉相对于其他肉类的价格,来保证屠宰场和超市的猪肉供应
  
  对巴西全国供应公司(Companhia Nacional de Abastecimento)的价格进行修订,以保证生猪收购最低价格不低于相等重量玉米价格的8倍(根据由行业协会乡政府提出的国家养猪业发展计划的最终结论)
  
  根据疫情实际情况,从技术层面和政治层面对巴西养猪产业未来生存前景进行了紧急的官方评估。
  
  国家媒体的作用:
  
  非洲猪瘟爆发时,巴西正在经历政治自由化阶段,包括1978年的机构法案撤销和始于1964年的军政府结束后的重新民主化。巴西的新闻机构尽责地扮演了调查角色,并创造了发表不同意见的平台。一度也曾由于大量不同观点的传播对公众带来迷惑。所有巴西报纸都在头条位置对非洲猪瘟进行了报道,包括在首页版块、政治版块、经济版块以及专门的农业版块。这导致了社会大众对动物健康的认知和关注,并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非洲猪瘟净化方法的制定是在民主、自由和独立的状态下进行的,信息沟通过程没有经过审查。因此导致了不同的民间组织以协会、社团以及联盟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参与。国家媒体在对非洲猪瘟情况调查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非瘟爆发时,正值日本王位继承人明仁亲王到访巴西,以纪念日本向巴西移民70周年(巴西是日本本土以外日本人最多的国家)。但是这次到访引起的媒体关注,甚至不及对非洲猪瘟的关注。
  
  官方机构在非洲猪瘟净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官方机构,特别是巴西兽医学会和联邦兽医理事会,在非瘟爆发期间持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非瘟 是一种外来疾病,因此在学术领域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大会、研讨会和培训在制定疾病概念、诊断方法、采样方法和区别诊断的标准上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机构制作了官方说明和小册子,在国家媒体上对疾病的发展进行了通报,并采取措施通知兽医专业人员并解答他们的问题。私人兽医对于这次疾病的爆发应对明显准备不足,并且针对巴西兽医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程序的制定对于传播非洲猪瘟知识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如果兽医从业人员能够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这次非瘟爆发的影响会小很多。
  
  非瘟造成的经济损失
  
  此次非洲猪瘟的爆发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300多万美元,其中包括对66902头猪的扑杀补偿。也包括一些直接损失,当时猪肉消费量下降了40%,导致了猪肉贸易的相应减少。这对整个养猪业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小养户被迫退出市场。危机导致2000个依靠养猪业谋生的家庭失业。
  
  虽然如此,巴西对非瘟的净化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在葡萄牙,净化运动持续了42年,最初使用了疫苗以及其他一些无效措施,最终导致疾病传播到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古巴在持续10年之久的两阶段净化中扑杀超过50万头猪。在初步控制手段的结果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多米尼加和海地对本国全部猪群进行了扑杀。而意大利到现在(2010年)还没有解决非瘟的问题,该病毒至今还存在于沙丁岛。
  
  非洲猪瘟之后的巴西养猪业
  
  目前(2010年)巴西有4000万头猪存栏,是美洲第二大、全球第四大。养猪产业主要集中在巴西南部,存栏占44%,猪肉加工占73%。巴西猪肉出口额从1997年的1.66亿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1.3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
  
  巴西2008年猪肉产量约为280万吨(胴体当量),其中国内消费230万吨,相当于人均消费12.7kg;其中60%为加工猪肉,40%为未加工。出口52万吨,其中99%为未加工猪肉;出口目的地超过61个,包括俄罗斯(53%)和香港(11%)。
  
  2019年巴西猪肉产量预期为400-410万吨,历史上首次超过400万吨。猪肉出口量将达到74万吨,也为历史新高。
  
  火星,公众号:猪相关
  
  受益于亚洲非瘟疫情,巴西2019年养猪业创两项历史记录
  
  引用内容为笔者补充。
  
  这些数据表明,巴西养猪业经历了艰难的非瘟时期之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得到了提高。
  
  总结
  
  巴西对于非洲猪瘟的成功应对和净化得益于政府采取了快速和有效的措施。相比之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非瘟疫情持续了40多年。巴西的净化计划是巴西历史上采取的最大胆的计划之一,得到了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养猪行业参与者以及兽医和其他专业人员为代表的的民众的广泛参与。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