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猪怕热,小猪怕冷,所有猪都怕湿。南方已经进入梅雨季节,猪场湿度问题必须引起猪场管理者高度重视。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夏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入猪群腹泻或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笔者遇到多个这样的猪场:因为仔猪腹泻,地面较脏,饲养人员便用冷水冲洗,越冲洗,地面越潮湿,越潮湿,小猪越容易腹泻,循环往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一、潮湿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尤其是小猪腹泻
潮湿为什么会引发疾病,主要还是和温度有关系。因为湿冷比干冷的体感温度(小猪的腹感温度)要低3~5℃。
夏季哺乳舍仔猪易发腹泻,潮湿环境是重要诱因。这种潮湿不仅体现在空气湿度高,更突出表现为地面和保温箱内积水或湿度过大。当地面处于潮湿状态时,水分蒸发会持续吸收环境热量,导致周边温度下降,而距离地面仅25-30cm的网床区域温度变化最为明显——这恰恰是仔猪日常活动和休息的主要区域。若保温箱内部潮湿,则会直接传导至与之密切接触的仔猪体表。这种情况下,虽然舍内空气温度测量值可能达标,但仔猪实际感受的有效温度却显著不足。这种温度应激会导致仔猪消化功能紊乱,消化道防御能力下降,最终诱发各类疾病。
当猪从干燥环境转入潮湿环境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这一现象在转群过程中尤为常见。由于现代养殖多采用全进全出模式,每次转群后都需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洗消毒。若猪群周转较紧,常常会出现猪舍尚未完全干燥就必须转入新猪群的情况——此时虽然网床表面已干,但地面和墙壁仍残留湿气。当环境温度偏低时,潮湿会导致猪只受寒;而温度较高时,又会造成湿度过大。加之转群本身带来的多重应激,这些因素叠加会显著增加猪群的发病风险。
二、潮湿是如何产生的
产房潮湿问题在不同季节的成因各异。夏季主要源于高温环境下母猪戏水行为及饲养员为降温频繁冲洗地面,而冬季则多因密闭保温导致水汽凝结回流,形成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空栏期的潮湿往往由过度冲洗消毒引发,部分养殖户为强化消毒效果反复作业,反而影响了猪舍干燥进程,甚至迫使猪群提前转入潮湿环境。这些情况在养殖实践中需针对性处理,既要解决根源问题,也要平衡操作规范与实际需求。
三、解决猪场潮湿问题,还猪一个干净的猪舍
解决潮湿问题的办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3.1加大通风: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3.1.1抬高产床: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笔者遇到一个猪场,把产床抬高12㎝,哺乳仔猪腹泻率下降了15%。
3.1.2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3.1.3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3.1.4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3.2有节制用水:在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阶段),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3.3地面铺撒生石灰: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湿时会散放热量,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本人认为不必考虑,因为第一生石灰吸湿时散发的热量很少,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相对于高湿的危害,即使舍温略有升高也还是利大于弊。
3.4烤干铺板: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3.5低温水管: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 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3.6其它:降湿的方法还有很多,舍内升火炉可以降湿,舍内用空调可以降湿,舍内加大通风量也可以降湿,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湿度等,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上面只是介绍了降低湿度的办法,但办法能否落实到位变成效果,则需要手段;一个猪场的措施值得借鉴:他们只是明确了,如果在产房发现不该有水的地方有水,要处以罚款;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措施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水管漏水时,饲养员会主动去维修;他们自行改变了母猪饮水器的方向(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不再冲圈,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做到这样,产房怎么还会潮湿呢?
所以笔者认为,道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执行;消除职工的惰性,是解决猪场问题最好的方法。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