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管理 > 内容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对生猪健康产生哪些危害?该如何预防?

猪业科学 2024-12-12

阅读()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结构比细菌更为复杂,在自然界中的耐受力较强,能适应比较恶劣的环境,且恶劣环境并不影响霉菌的生长和增殖。若生猪生活的环境脏乱,霉菌治理的难度则会加大,不利于霉菌的消除。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结构比细菌更为复杂,在自然界中的耐受力较强,能适应比较恶劣的环境,且恶劣环境并不影响霉菌的生长和增殖。若生猪生活的环境脏乱,霉菌治理的难度则会加大,不利于霉菌的消除。霉菌有很多种,但是产生的毒素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这几种毒素在猪只体内积累,轻则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降低猪只的免疫力,引起肿瘤,重则引起猪只感染病毒性疾病,造成器官损伤,甚至死亡,给养猪行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饲养人员要了解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避免霉菌毒素影响生猪的生产。

 

霉菌毒素

 

1 霉菌毒素的种类

 

截至目前,已经知道的可导致动物中毒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危害较大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1.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毒性大,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主要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其主要毒害生猪的肝脏,对肾脏和神经系统也会发生毒害的作用,导致生猪的肝脏、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发生病理性的改变,比如肝脏肿大、硬化甚至坏死,胆管坏死,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分泌胆汁减少,降低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效率,因而,生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尿液少且色黄。黄曲霉毒素进入生猪体内,会导致生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不食,严重者出现全身性黄疸,贫血、甚至死亡,对妊娠母猪则会影响胎盘的发育,出现流产或者死胎。黄曲霉毒素在哺乳母猪的乳汁中可存留一个月,可引起仔猪的腹泻,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发育。

 

1.2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影响生猪的生殖繁育系统,其可在玉米、大米、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中检出。玉米赤霉烯酮会使青年母猪外阴潮红、肿胀、分泌物增加,出现假性发情或者提前发情的现象;对妊娠母猪造成流产、畸形胎、死胎;致使后备母猪的卵巢萎缩、不发情、假性发情、不排卵、不孕、假性妊娠等;引起哺乳母猪产乳减少或者不产乳;导致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下降、性欲降低、睾丸萎缩等。

 

1.3 烟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通常在霉变玉米饲料中发现,比较常见的是烟曲霉毒素B,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脂肪的合成。该毒素进入猪只体内,会导致生猪的肺部出现水肿,肝脏出现损伤,黄疸和黄色的病理变化,还会引起生猪的腹腔积水,毒害到免疫系统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严重者皮肤发绀,呼吸障碍甚至死亡,会破坏生猪的生殖系统,引起母猪流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1.4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主要污染谷类作物(小麦、玉米、大麦等),毒性中等,无明确的靶器官,但是对细胞的毒性较强,一般和其他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共同作用,进入生猪体内后,引起生猪食欲减退、呕吐、发烧、腹泻等,严重时引起死亡。

 

1.5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可由多种霉菌产生(7种曲霉和6种青霉菌),该毒素可在谷类农产品和动物性食品中检出,毒性较强。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抑制免疫等。该毒素的最主要的靶器官是肾脏,剂量大时会毒害肝脏,影响肝脏功能。中毒后的生猪出现精神不佳、厌食或不食、消化功能紊乱、腹泻、饮水量增加、尿频,脱水,严重者造成肝脏和肾脏损伤,还会造成母猪的卵巢萎缩、死胎、流产、不孕,公猪的精子质量下降等。 

 

2 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

 

2.1 影响畜禽的繁殖性能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上述毒素若进入生猪体内,其生殖系统被侵害,影响其繁殖性能。母猪采食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引起其子宫肿胀、乳房肿大,卵巢变小,出现不排卵、假性发情、屡配不孕等,严重者导致不孕;公猪采食了含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导致其精液质量下降、性欲降低、睾丸萎缩,甚至会导致其失去种用的价值。

 

2.2 影响畜禽免疫功能 

 

霉菌毒素在机体内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毒害机体,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的霉菌毒素都会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减弱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霉菌毒素在机体内长期累积,会降低机体免疫介导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减少免疫系统中白细胞介导和淋巴因子,降低淋巴细胞的活力,减少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产量,使巨噬细胞的功能下降。例如,呕吐毒素可引起生猪厌食、呕吐,降低生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减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原因在于,机体的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黏膜内存在机体70%的免疫细胞,除此之外,肠道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肠道黏膜、肠道淋巴组织组成了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因此肠道黏膜对抵挡诸如细菌、病毒、毒素等外物的入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采食进入机体的呕吐毒素,毒害肠道的黏膜细胞,抑制细胞的增殖,增加黏膜上细胞之间的通透性,破坏机体的肠道黏膜免疫,从而打破机体的肠道免疫屏障,降低机体抗病能力。

 

2.3 在畜产品中残留

 

霉菌毒素进入机体内,主要毒害机体的肝脏、肾脏、胃肠道、神经组织、皮肤组织等,造成机体的胸腔、腹腔腹水,消化道出血、尿频、食欲减退等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少量的霉菌毒素进入生猪体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长期积累会导致慢性中毒,但是症状不明显,一般会被饲养人员忽略;若一次性采食大量的霉菌毒素,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霉菌毒素的剂量不同,对机体的危害不同,机体出现的反应也不相同。例如,母猪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量大于40 µg/kg,母猪会出现死胎、流产、泌乳量减少或者停止泌乳。玉米赤霉烯酮在饲料中的含量大于250 µg/kg时,则会引起公猪的精子质量下降,活力降低,数量减少,母猪出现流产、假性妊娠、产仔数降低等。烟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含量大于500 µg/kg时,生猪易发生肝脏损伤甚至坏死,肺部出现水肿等状况,并会降低饲料的转化效率;赭曲霉毒素在饲料的量大于100 µg/kg时,会损伤猪只的肾脏,使其出现尿频脱水,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料管理

 

养猪场选择颗粒丰满、干燥水少的优质原料进行饲料的配制,且在饲料原料加工和运输和包装的过程中,要做好其温湿度的控制,防止饲料原料出现霉变。饲料或者饲料原料在库房进行存储时,需要在地面上铺垫木板或者厚纸等隔潮和吸水的材料,放置的位置不要紧贴墙壁,应距离墙壁10 cm左右,库房要干燥通风,并经常对存储的饲料及原料进行翻动和检查,防止饲料潮湿发霉。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对生猪的毒害,还可以将防霉剂添加在饲料中,抑制霉菌生长繁殖。尤其在湿热的夏季或者南方的梅雨季节,由于环境的温湿度均高,极易引起饲料霉变,可以在饲料加工之前,充分暴晒原材料,降低含水率,还可以将脱霉剂或者吸附剂加在饲料中,清除饲料中的霉菌,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

 

3.2 提高猪群管理水平

 

生猪饲养时,应根据不同的饲养阶段,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合理的饲喂方式。可借助智能饲喂设备,根据猪只的实际情况定时定量地进行供料,避免饲槽内有剩余的饲料产生霉变而被猪只采食。饲养人员要经常清洗饲槽和饮水槽,查看饲料的状态,如气温、颜色、温度等,若饲料发生了霉变,其会有温度变高、颜色发暗,有的长有菌丝、气味难闻等变化。若发现饲料异常,应立即停止饲喂,避免霉变饲料被猪采食。猪舍的环境也要定期打扫和及时更换垫料,防止垫料发生霉变。增强生猪的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寒冷的季节做好保暖,炎热的气候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提高猪只生活的舒适度并加强其营养供给。保证猪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猪舍的粪污,并全面地清洗和消毒,降低病原菌对猪只的侵害。对猪只定制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接种工作,增强整个猪群的免疫力。

 

3.3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肝脏是机体的解毒器官,进入机体的毒素均由肝脏转化,因此霉菌毒素对肝脏的毒害较严重,可造成肝脏的病理性变化,即肝脏肿大、肝腹水、皮质层出现点状出血,肝硬化,甚至肝脏破裂。为抵御霉菌毒素的侵害,可以给猪只补充外源性的胆汁酸,使猪只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并可消除体内的毒素,除此之外,外源性的胆汁酸无毒副作用,不会对肝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可以应用外源性的胆汁酸来减轻霉菌毒素对生猪的危害。

 

3.4 霉菌毒素中毒后处理方法

 

饲养人员需要查看猪只的情况,例如,采食状态、精神状态、排泄情况等,如果发现猪群被霉菌毒素感染,要立刻排查霉菌毒素的源头,并及时清理。停止使用放置时间较长的饲料或者饲料原料,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还要加强猪舍环境的卫生和消毒杀菌工作,空气中的霉菌毒素也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生猪的体内而引起中毒。目前,尚未找到针对生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特效药物,在临床上对中毒的猪只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主要原则是保肝护肾、解毒清毒、强心利尿等。停止霉变饲料的饲喂,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给猪只饮用甘草粉100 g、高免疫球蛋白100 g、葡萄糖粉600 g、电解质多维(800 g)、VC 200 g,混合水饮用7~12 d。有助于猪只排除体内毒素,增强免疫力。

 

4 总结

 

猪场管理不当,猪只受到霉菌毒素的毒害,容易损伤机体的器官和免疫系统,尤其是肝脏和肾脏,受到侵害较严重,造成机体内积累的霉菌毒素无法清除而引起中毒。引起生猪的厌食、腹泻、呕吐、流产、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等,因此霉菌毒素严重危害了生猪的健康,给生猪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猪的饲养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及时清理饲槽中的饲料,避免发生霉变,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经常通风,避免霉菌毒素在空气和垫料中含量超标,加强饲料的管理,在饲料的加工、包装时,防止霉变,避免饲料储存时间过长,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同时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生猪,采用外源性胆汁酸给予治疗,保肝护肝,恢复肝脏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霉菌毒素对生猪的危害。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