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种猪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标国际育种,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种猪公司,不仅能够提升我国种猪产业的国际地位,还能增强我国在全球种猪市场的话语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猪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种猪企业运营模式和我国种猪产业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培育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种猪公司。
1 我国种猪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种猪作为生猪养殖业的“核心引擎”,是提升我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根据2001年至2023年中国大陆种猪进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种猪贸易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在此期间种猪进口量为9 352头,而出口量则高达38 444头。然而,自2006年起,我国种猪贸易开始出现连年逆差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间跨度内,2008年我国首次实现进口种猪数量过万,为11 613头;随后,进口量在2014年达到历史峰值,共计35 834头。然而,非洲猪瘟的暴发导致2019年的进口量急剧下滑至1 018头的低点。但紧接着的2020年和2021年,进口量又迅速回升至高峰,分别达到29 042头和23 339头。
陶红军通过国际贸易竞争力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对中国大陆种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1年至2022年前10个月,中国大陆种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始终小于零,显示出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面临着显著的国际竞争劣势。
2 国际种猪企业运营模式变化
我国每年都从国外引进大量种猪,据统计,2001—2023年进口数量为219 765头。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多家国际育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育种基地。国际育种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形式包括独资或合资建场、技术合作、种猪出口等。国际育种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调整合作模式,以降低投资风险。
中国养猪业近30年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国际种猪企业因其技术、管理优势成为学习对象,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外企管理人性化,团队稳定,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业内认为,养猪管理应结合中国实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外资养猪优势需基于性价比、疾病防控能力评判,但并非所有外资投资都成功,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如PIC、Cooperl存续,托佩克、海波尔、美国华多、丹育国际等国际育种公司投资的猪场均宣布破产、停止经营或转让股权。
外资种猪企业更倾向于轻资产模式。他们在中国放弃养猪主要是因为市场波动大、风险高,培育周期长,基因费模式难以推广。PIC公司在中国销售纯种猪并收取基因费,但中国市场的“一锤子买卖”习惯使其难以锁定客户。因此,直接进口种猪比自建猪场更经济。PIC通过租赁场和与国内猪企合作实现低成本建群。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国内养猪业集团化,大企业重视种猪更新,与育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模式逐渐被接受。
3 国际育种公司遗传评估体系
生猪育种是提升种猪品质和性能的关键。发达国家通过优化育种体系,实现了种猪质量的稳步提升。他们利用表型监测、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手段,提高了遗传评估的精确度,并不断探索新的育种特性。相比之下,我国的育种体系需要改进,应借鉴国际经验以推动创新。
美国NSR采用BLUP技术进行高精度遗传评估,拥有超过200万头种猪的详尽数据,并提供全球性的排名与认证服务,促进了种猪市场推广。加拿大的CCSI实施联合遗传评估,不断探索新的性状和评估模型,引领世界潮流。丹麦的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分为中心测定站和场内测定两种模式,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保持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国外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持续的性能监测、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现代化育种理念。我国应借鉴这些经验,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全产业链和大数据育种建设,深入挖掘遗传资源,提升养猪业竞争力。通过学习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将迎接新机遇,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我国种猪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我国良种增产贡献率已提升至45%~5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种猪产业作为畜牧业核心,对保障猪肉供应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种猪产业取得显著成就,通过引进与自主培育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生产性能,养殖技术创新也提高了效率和品质。然而,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育种体系待完善,专业化公司稀缺,联合育种受疫病、数据可靠性及利益分配机制等制约,进展缓慢。新技术应用滞后,测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风险高、见效慢,进一步限制了育种深入发展。此外,猪疫病复杂,生物安全水平需提升,市场供需失衡、生猪价格低迷、资金短缺、政策支持不足、成本高昂及环保压力等问题交织,构成发展困境。
为破解困局,需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提供专项经费;企业应引进新技术,提升育种与养殖水平;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疫病防控,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种猪产业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需通过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技术创新与疫病防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猪肉供应稳定与食品安全。
5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优化
我国种猪育种历史悠久,但现代育种起步较晚。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畜牧业受到重视,现代种猪育种逐渐起步。20世纪50年代,通过引进苏联大白猪、英国约克夏猪等国外良种,我国开启了杂交改良和本土猪种选育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种猪育种工作的飞速发展,国家级种猪场相继建立,丹麦长白猪、荷兰兰德瑞斯猪等更多国外品种被引入,系统选育与杂交育种并行不悖。同时,太湖猪、民猪等地方猪种资源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进入21世纪,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飞跃为我国种猪育种技术注入了新活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等现代技术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如《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和《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相继出台,为种猪育种产业的规范化、体系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历经十年发展,我国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育种体系,核心育种场与种公猪站遍布全国。
面对种业“卡脖子”的严峻挑战,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解决方案。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专项研究项目,旨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并加强国际合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更确保了农业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安全性,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6 构建国际化的种猪公司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向国际市场扩张已成为其持续繁荣的核心战略。构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种猪企业,不仅是行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需精心策划并付诸实践。
6.1 技术领航,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应紧握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脉搏,致力于培育适应多样环境、高产且肉质卓越的种猪品种,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为全球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6.2 战略先行,全球布局谋篇
企业应积极在各国设立分支机构,深入了解并灵活应对当地市场的独特需求与法律法规,携手国际伙伴构建战略同盟,共享资源与信息,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6.3 人才为基,打造国际化精英团队
企业应重视培养与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精英与技术人才,强化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营造多元包容的团队文化,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6.4 责任在肩,关注环保与动物福祉
企业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关注种猪的健康与福利,树立良好的国际企业形象。
6.5 深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企业需深入研究各国文化、消费习惯及市场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并借助多元化渠道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企业应注重创新与研发,推出符合国际市场趋势的新产品,构建完善的国际销售与服务网络。
综上所述,要成功构建国际化的种猪企业,必须在技术、战略、人才及责任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与不懈努力。唯有持续优化战略、创新产品、强化品牌建设,企业方能在全球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实现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种猪企业欲在国际市场中稳固地位,亟需持续对标国际顶尖育种标准,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借助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积极拓展市场版图,并精心构建品牌影响力,我国种猪企业完全具备潜力培育出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种猪品种,进而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添砖加瓦。(作者:夏攀洁,刘向东,赵云翔 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