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是指仔猪70日龄左右保育结束后转入育肥舍饲养到出栏上市的猪。这时猪只仍处于快速生长期,身体机能进一步完善。养好育肥猪的目的是保证育肥猪正常生长,促进肌肉的生长,减少脂肪的沉积,减少疾病,降低料重比,降低损失。
01 育肥猪的饲养
1、饲料营养均衡
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料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需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在添加蛋白质饲料时,注意各种氨基酸的均衡,单一提高赖氨酸的含量,并不能充分利用,生长更多的肌肉。
2、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不利于观察猪群,且饲料霉变不易被发现。采用自由采食时,要注意定时空槽。限饲可提高猪的采食量,但对猪采食栏位要求高且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3、饲喂定时
限饲时,投料时间要固定。这样不但使猪的采食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育肥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
4、饲料过渡
育肥猪更换饲料时,要逐步进行,有3~7天过渡时间,使育肥猪有适应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利用率。
02 育肥猪的管理
1、合理分群
要根据仔猪的品种、日龄、性别、体重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及时对育肥猪群进行调整,保证均匀生长。
2、调教
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采食和饮水的习惯,做到“吃、睡、拉”三点定位。这样能够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有利于育肥猪的健康。
3、环境消毒
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前,应将圈舍打扫干净,并进行消毒,干燥备用。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后,要根据日常消毒计划,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定时更换消毒剂。
4、温度方面,应把握好以下几条
1)育肥舍温度保持在15~23℃,18~22℃是育肥猪最合适的温度。
2)温度计探头的位置要保持与育肥猪背部平行,以显示圈舍内的真实温度。
3)温差的危害比温度本身更大,尤其是冬天。一天内的温差不应超过5度。
4)育肥猪是否舒适,以育肥猪的躺卧姿势为准。
5)炎热季节,注意防暑降温,防止猪只中暑。
6)寒冷的冬季,及时增加暖风炉等措施,防止感冒。
5、湿度
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舍内粉尘的多少及猪只体感温度的差异。过干的空气不断刺激呼吸道,导致病原乘机而入,特别是秋冬季节更要注意。潮湿的空气则是腹泻病的病因之一。
6、通风
1)及时通风,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2)防止贼风,“不怕狂风一片,只怕贼风一线”。一块破损的玻璃或一个不显眼的风口都会有极大的危害。
7、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将饮水器安在猪肩部上方5厘米处,以便让育肥猪必须抬头喝水。经常检查饮水器,看饮水器工作是否正常。注意检查水质,保证不被污染。饮水的温度是否过高(炎热季节)或者过凉(寒冷季节)。
饮水器压力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8、注意观察猪只生长状况
不健康的猪常常有以下特点:垂头夹尾、肤色苍白、精神沉郁、独处角落、四肢无力、颤抖、腹泻、便秘等。发现上述现象的猪,要及时隔离,测量体温,采取必要的治疗。
9、合理的密度
水泥地面0.8~1.2㎡/头,漏缝地板0.3~0.8/㎡头。每个猪栏育肥猪头数以不超过25头为宜。冬季气温低时,可以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10、减少应激
在日常生产操作中,各种用具要轻拿轻放,固定时间段操作,防止育肥猪惊吓而剧烈运动,甚至引起死亡。
03 建议
1、育肥猪的免疫: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注射。
2、育肥猪的驱虫:50公斤体重左右时,进行一次驱虫。
3、合理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育肥猪的表现,在必要的时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针对个别有疾病的猪只,可以单独注射抗生素。
04 适时出栏
综合考虑育肥猪只日增重、料肉比、生产成本、品种特点、饲料价格、毛猪价格等因素适时出栏。出栏前,要严格执行药物休药期制度,在育肥猪出栏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经相关部门检疫合格,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出栏要考虑季节变化,夏季最好在早上或者傍晚进行,冬季最好在中午、天气晴朗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