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说养猪】育种、疫情防控、增加林地养猪指标、饲料产业税…代表们的提案来了
这两天“两会”拉开序幕,各行各业的委员、代表针对行业的痛点问题分别带来了多个提案,刘永好,林印孙,刘汉元,刘木华,杜宇新等农牧行业人士都带来了相关提案,涉及种猪业发展、疫情防控、饲料产业税收等多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产出不断增长,畜产品产量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牛羊肉进口大幅增加,国内新增的乳制品需求主要通过进口得到满足,禽蛋进出口大幅下降后长期停留在低位水平,畜产品进口来源呈现更加多元化格局。
两会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建立生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生猪养殖,主要是多养猪、快养猪的问题。养好猪首要解决的是生猪的疫病防控,特别是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猪养殖。我认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疫病预警机制,加强生猪生产各个环节的疾病防控。
两会发声——刘永好:“猪肉自由”需补齐育种短板 建议出台研发补助政策
记者注意到,民营企业发展、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依旧是刘永好关注的主要方向。而坐拥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刘永好提案中有两项均围绕我国的生猪养殖,特别是育种事业。
因为扬翔的第一步首先是把楼房猪场建立起来,让智能化有个依托的载体,给智能产品找一个理想、稳定的环境,让它们可以好好的发挥其性能。这是非常科学的理念和最正确的智能猪场建设顺序。
春节后,想复养、想二次育肥、想扩群、想引种...究竟该如何决策?
春节刚过,就有不少猪场开始心痒难耐。想复养的、想二次育肥的、想扩群的、想引种的 究竟该如何决策,是一个现实而又纠结的问题!
前景乐观,但从业者仍需保持敏锐——记孙德林教授对2021年生猪市场走向做出的判断
孙教授对2021年生猪行业走向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首先,我国生猪产能恢复一直在路上;第二,疫情不稳定性在增加,散发、突发疫情会对养猪产业产生干扰;第三,要保住母猪,管好存栏。
仇华吉:老虎苍蝇同时打、鬼子伪军一起防——如何应对非洲猪瘟“野疫苗毒”?
当前“2mL关键技术”大行其道,从而造成病毒难发现、难监测、难剔除,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非常棘手的新难题。
自2018年8月3日传入我国后,迅速传遍我国的大江南北,自此,中国似乎只有两种猪病:非洲猪瘟和非非洲猪瘟,由此可见非瘟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