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行业全年盈利成为定局,大型养殖企业出栏量创新高,一度按下暂停键的项目恢复建设,笼罩在猪周期底部的阴霾一扫而空。
不得不说,进入12月份以后,猪价连续下跌,令养殖户发慌。但随着2022年马上接近尾声,即将迎来市场期盼已久的“双节”。那么,在“双节”的提振下,猪价能否止跌回涨呢?
猪价大幅下跌后再现快速反弹,近一周生猪现货涨幅已超12%。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因终端需求有增量,冬至后猪价反弹持续,但由于大猪供应压力仍然存在、腌腊消费收尾等因素影响,生猪涨势或难持续。
我们这个行业应该说到现在还是无序发展,自负、自大、盲目扩张、伪理论盛行、不成体系,这是生猪产业面临目前最大的问题。尤其最近几年经历了非洲猪瘟,大家都在做投入,而不是在做投资,都在赌市场行情,其实这样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做农业不能想短期捞一把,我们守护的是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做了农业这个行业,就不要有短期捞一把的想法,不能忘记我们所服务的是广大的农民与消费者,我们守护的是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今年猪市即将收尾,2023年猪价能否重启涨势,养殖高利润时代能否再次来临?
2022年仅剩最后一周,2023年将至,猪市在今年到达过山巅,也走过谷底,养猪人赚过大钱,也亏到过底掉。2023年是疫情完全放开的一年,久久笼罩在猪肉消费上的“毒瘤”将逐渐消散,猪价能否重启涨势,养殖高利润时代能否再次来临?
动保业拐点已现!2023年动保行业或将维持高景气度,非瘟疫苗市场规模或达145亿元?
与下游养殖行业一致,动保行业今年也经历了“前低后高”的发展节奏。下半年养殖景气度持续恢复,头部动保企业收入、疫苗批签发数量呈现同比增长的势头,但因市场竞争加剧,“周期滞后”属性等原因,行业整体上在利润端仍处修复期。
12月即将收官,昨日生猪市场悄然下行,北方地区,养殖户认价出栏积极性升温,但是,从最新屠企报价来看,由于进入腊月后,元旦、春节假期临近,国内南北地区,猪肉价格逐步松动,首批“转阳”居民也陆续恢复,下游市场消费热度有所升温,市场看涨情绪转浓。
刚说完玉米的下跌不足为惧,玉米就开涨了。不过,上涨的主要是山东地区,东北玉米仍然还在下调。所以,对于山东玉米的突然上涨,小编认为,倒并不一定是反弹,或者说按以往的套路,仍然是“看车下菜碟”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我国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对于粮食价格来说,就无可避免的要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那么,目前,国际、国内粮食市场都呈现出哪些特点?2023年粮食价格还会上涨吗,运行趋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