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消费旺季来临,四季度猪价能转好吗?分析来了

期货日报,农业农村部 2023-10-14

阅读()

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以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和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连续多周环比下跌,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高,猪价同比降幅走扩。

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以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和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连续多周环比下跌,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高,猪价同比降幅走扩。

 

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7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四季度是生猪消费传统旺季,在腌腊等需求的影响下,生猪养殖利润能否好转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生猪

 

传统消费旺季支撑消费水平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2023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67万头,较2022年12月减少23万头,降幅为0.5%,结束连续8个月的环比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8%,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

 

按照能繁母猪推10个月后的商品猪存栏,2023年11月,即四季度商品猪存栏将环比下降,届时供给收紧,叠加四季度是传统生猪消费旺季,消费增加,猪肉价格势必获得支撑。

 

除了周期性影响较大的年份,猪肉价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主要是由我国居民消费特点和季节性生猪集中出栏所致。总体而言,劳动节和端午节作为全年淡季消费的节点,往往是全年价格的低点,而中秋节和国庆节往往是全年价格的高点。

 

国庆节之后,由于短期内消费减少,猪肉价格随之下滑。11月,天气凉爽,节假日多,南方有腌腊需求,市场处于传统旺季,猪肉价格有所上涨。

 

春节期间,本是生猪需求旺季,但由于集中出栏,此时价格往往低于12月。春节之后,猪肉价格在高出栏、低消费的影响下创出年度新低。整体上,季节性因素利好下半年消费,猪肉价格重心一般高于上半年。

 

2023年“双节”假期,全国生猪现货市场呈现北方猪价先扬后抑、南方起伏不大的走势。养殖端出栏有限,但冻品库存只消耗一部分,故假期猪肉价格以小幅调整为主。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节后以消耗库存为主,短期猪肉仍弱势运行。

 

生猪供给充足拉大市场供需差

 

不过,就农业农村部等5个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41万头,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1.9%。能繁母猪存栏数据表明,存栏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处于产能黄色区域。

 

因此,即使四季度供给缩减,但受产能偏大影响,市场货源仍然无虞。短期来看;数据显示,2023年8月商品猪存栏环比增加0.29%,同比增加4.82%;9月商品猪出栏预估环比增长4.05%。另外,2023年8月商品猪出栏环比增加0.46%,同比增加24.14%。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生猪供给依旧宽松。

 

上半年生猪需求清淡,但屠宰企业出于维护渠道、保持工人不流失等角度考虑,保持一定的开工率,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不得不将冻品入库。冻品库容率较高,成为后市的潜在供给。

 

二育仍存影响市场消化能力

 

由于前期猪价疲软,刺激大猪出清,加之预期一般,彼时压栏、二次育肥行为较少,导致生猪出栏均重一路下滑,市场缺乏大猪。

 

大猪短缺,大肥价格超过标猪价格,标肥价差开始逆转,引来养殖户压栏以及二次育肥等养殖投机行为的介入,但这部分投机行为只能影响市场节奏,并不能改变供给绝对量,而且会导致供给后移。

 

综上所述,供给方面,当前仍处于周期性产量增加阶段,冻品被动入库导致冻品库存高企,二次育肥也加大了后期供给。

 

需求方面,下半年节日较多,但“双节”长假主要消耗冻品库存,消费支撑偏弱,加之非瘟后消费替代,后续消费增量受限。

 

总体来看,需求增量有限,市场供给较为宽松,加之政策端暂无利好,猪肉价格走强幅度有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