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新季玉米上市前,饲用能量原料将如何表现?

期货日报、卓创资讯 2023-09-09

阅读()

截至8月底,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玉米主要产区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华北春玉米已陆续上市。但在东南沿海地区,10月受到新季玉米价格影响,中旬前后将有第一批新季玉米到货,在此之前市场供应仍将以陈粮为主。

截至8月底,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玉米主要产区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华北春玉米已陆续上市。但在东南沿海地区,10月受到新季玉米价格影响,中旬前后将有第一批新季玉米到货,在此之前市场供应仍将以陈粮为主。

 

新季玉米上市前,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饲用能量原料包括玉米、小麦、定向稻米混合物、玉米粉混合物这几类,又将如何表现呢?

 

玉米

 

四季度饲料企业配方大部分比例是饲用稻谷

 

2023年以来玉米价格走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5月中旬处于下跌趋势。以锦州港玉米价格为例,其间从2890元/吨跌至2590元/吨,下跌的主要原因是3月国产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使得小麦饲用价值大于玉米,饲料企业在此期间开始减少玉米采购,提高国产小麦采购数量。考虑到上述因素变化,玉米贸易商开始集中售粮,导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5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开始止跌上涨,锦州港玉米价格从2590元/吨上涨至2860元/吨。这段时间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饲用定向稻谷延期投放;二是旧作小麦替代玉米饲用数量有限;三是进口商用玉米到港较少。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显示,2023/2024年度全球粗谷物产量同比增加4364万吨,其中美国粗谷物产量同比增加3405万吨,巴西粗谷物产量同比增加379万吨。由于国外粗谷物产量增加,使得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维持在低位。参考目前美玉米期货价格、基差、汇率及海运费折算,美玉米12月进口到港成本约为2350元/吨。按照当前国内外玉米价差,配额内进口玉米吨利润约为600元/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与此同时,考虑到巴西玉米FOB价格相较于美玉米更便宜,因此我国采购巴西玉米吨利润或更高。另外,参考当前国内外玉米价差,国内饲料企业采购进口玉米意愿较强。

 

数据显示,7—9月,我国采购巴西玉米数量分别为110万吨、160万吨、260万吨。如叠加未来一段时间美玉米采购数量,则四季度国内进口玉米到港量会显著增加。当然,我们需要区分进口玉米中商用和储备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除进口玉米之外,四季度进口高粱和大麦到港量也将处于阶段性高位。基于四季度各种能量谷物价差,我们预估华南区域会尽可能使用高粱、大麦等优势物料来替代玉米。考虑到四季度低成本进口谷物的冲击,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概率较小。

 

目前山东玉米价格维持在3000元/吨,我们认为当前高价无法维持。随着9月底华北新作玉米陆续上市,华北玉米市场供应偏紧格局将得到缓解。进入四季度以后,东北新季玉米也将大量上市,农户存在阶段性售粮压力,这与三季度玉米市场供应偏紧格局明显不同。与此同时,从采购角度看,当饲料厂预期未来玉米价格涨幅小于玉米持仓成本时,饲料企业是不会大量建立玉米库存的,这会导致玉米市场阶段性呈现买方市场格局。

 

除了新作玉米上市供应压力之外,也需要注意饲用稻谷出库节奏。按照目前饲用定向稻谷投放节奏,预计本年度定向饲用稻谷累计投放量将达到1600万吨。考虑到定向稻谷出库和饲料厂更改配方需要时间,我们预估饲料厂将在9月下旬开始大量使用定向饲用稻谷。基于此,四季度饲料企业配方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饲用稻谷。

 

直接进口受限于配额,加工玉米粉供应增加

 

目前北方主要玉米贸易港口锦州港和鲅鱼圈港收购价格与基层价格持续倒挂,自主贸易收购企业寥寥,零星到货也多为自主集港。在南北港口库存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有利于贸易报价心态,并且叠加运营成本的提升,预计新季玉米上市前,东南沿海内贸玉米报价将呈现持续上行走势。

 

进口玉米相对于内贸玉米是饲料能量原料的直接替代品,2020年以来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流入市场:一种是通过企业执行进口配额入市,另外一种则是针对中美贸易协议,由国企进口美国玉米暂存,之后不定期进行拍卖入市。前者因周期较短,对市场影响相对明显。截至2023年7月,我国共进口玉米约1371.06万吨,其中美国玉米556.55万吨,乌克兰玉米488.50万吨,巴西玉米227.27万吨,其他国家合计98.65万吨。结合实际运输时间与贸易方式,推测2023年我国玉米进口配额已经执行超过600万吨。根据海关数据,进口玉米入市价格在2650-2850元/吨,相比于国内内贸玉米价格优势明显。但后续受限于进口配额政策,进口玉米直接入市量预计将明显减少。

 

进口玉米粉混合物是近几年出现的饲料能量原料,在保税区进行加工,配方多由玉米、豆粕、DDGS等通过不同比例粉碎混合而成。因配方不同价格也有较为明显差异,但目前普遍相对于内贸玉米依旧存在100-200元/吨的价格优势。据悉第四季度巴西将有超过200万吨玉米出口至中国,而考虑到配额限制,预计多数巴西玉米都将会加工为玉米粉混合物入市,对于东南沿海新季玉米上市前甚至上市后的价格都将形成抑制。

 

自今年4月开始,小麦因自身供需关系因素,价格出现回落,逐步对内贸玉米产生替代关系。以华北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南扩散影响,7月中下旬随东南沿海小麦到货增多,对东南沿海地区饲用玉米形成需求分流以及价格抑制。8月10日开始我国定向稻谷拍卖启动,初期虽然东南沿海报价相对于玉米存优势,但相对于小麦性价比并不突出。而随学校新学期开学,小麦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定向稻谷混合物的价格优势凸显,预计9月开始将陆续接替小麦成为主要的间接替代品,与进口玉米粉混合物一并持续分流东南沿海玉米需求。

 

综合而言,新季玉米上市前,东南沿海地区饲用能量原料的供应还是相对充裕,内贸玉米供应相对偏紧,供应方主导价格,报价仍有上行空间,但多以刚需成交居多,成交量或维持低位。福建、广西保税区加工企业较多的省份,进口玉米粉混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替代原料,广东进口玉米到货量预计将维持低位,但或有进口拍卖玉米销售,另外内贸小麦的成交量随其价格上涨将逐步下降,定向稻谷混合物成交量预计将有所提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