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7月涨势逼人!玉米的缺口不断缩小,为何却强势上涨?

新农观 2023-07-02

阅读()

今年的玉米表现可圈可点。如果从大趋势来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下行走势。国际方面,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国际市场对于俄乌冲突影响的逐渐消化,全球粮价持续走弱。

今年的玉米表现可圈可点。

 

如果从大趋势来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下行走势。

 

国际方面,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国际市场对于俄乌冲突影响的逐渐消化,全球粮价持续走弱。

 

而国内方面,今年市场也变得格外谨慎,尤其是在玉米经历了3年的牛市行情后,今年看跌预期也逐渐升高,购销也变得更为谨慎。

 

但事实上,玉米的表现倒也没那么悲观。

 

玉米

 

因为至少在三四月份,市场一直期盼的潮粮上量并没有集中出现,再加上基层挺价惜售较强,所以玉米价格并未出现较大下跌。

 

但是到三四月份,随着小麦的大跌打破了格局。

 

一方面,小麦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从1.6元/斤的位置一度跌至1.3元/斤,并且与玉米价格形成倒挂,使得小麦开始流入饲用领域,使得玉米压力增加。

 

另一方面,之前小麦与玉米一直互为顶底,而小麦大跌后,玉米市场情绪大乱,看跌情绪大涨。

 

而到了6月份,随着部分地区小麦收获时遭遇了持续降雨,小麦出现质量分化,芽麦数量大增。而芽麦最终也是要流入饲用领域的,因此更加利空玉米。

 

而事实上,从6月下旬开始,玉米小麦并没有持续走弱,反而是止跌上涨,并且一直持续到了7月。

 

7月的玉米迎来了“开门红”,山东玉米最高再次冲破1.5元/斤,并且涨势逼人,这使得市场开始激动起来。

 

供需层面来看,玉米的缺口不断缩小,但为何却强势上涨呢?

 

玉米

 

这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玉米库存普遍偏低。

 

无论是企业库存还是渠道库存,都处于偏低位置。

 

一方面,虽然猪价持续走弱,但是整体产能去化缓慢,因此存栏仍处于高位,对饲料需求有较强的刚需性。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前5个月,我国饲料总产量约为1.23亿吨,同比增幅6.4%,说明玉米需求也有一定支撑。

 

而另一方面,今年市场观望情绪明显上升。企业多是随用随采,保持低库存以静观市场变化。

 

虽然这对企业来说可以控制成本,但是也有一个弊端,即一旦需求端发生变化,就会使得玉米价格反应较大,拉涨作用明显。

 

二是利涨与利空因素交织并存。

 

虽然长期来看,玉米的利空仍然偏多,但是至少目前来看,利空影响并未兑现,反倒是利涨影响增大。

 

比如,虽然巴西玉米丰产,进口压力较大,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进口压力不断延后。而美玉米却正在经历天气炒作,价格不断走高。

 

再加上小麦不断上涨,也再次给玉米增添了助力。

 

那么,随着玉米涨势的持续,进入7月以后,玉米是否“涨”声依旧呢?

 

在新农观看来,玉米走势偏强的概率较大。

 

一方面是成本支撑比较明显。

 

虽然今年化肥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今年地租上涨比较明显,整体种植成本依然不低,这对玉米来说是一个硬支撑。

 

另一方面,诸多利空影响短期来看是“风声大,雨点小”。

 

比如拿定向稻谷拍卖来说,虽然消息一直不断,但实际可拍卖的数量以及价格对玉米市场来说,影响有限。而芽麦虽然是个威胁,但预计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

 

而天气的不确定性较大,一方面是美玉米的干旱情况短期难看到缓解,而另一方面,随着厄尔尼诺概率的增高,国内高温持续对玉米影响进一步增加。

 

因此,预计7月玉米仍维持偏强走势,但市场也不必因此而激动,因为虽然涨势逼人,但天花板依旧比较明显,后续再大涨的动力已明显不足。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