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小麦下跌越来越猛,短期内玉米价格仍然难振?

新农观 2023-05-08

阅读()

小麦、玉米一直牵动着市场的心。尤其是小麦,不仅一直下跌,而且越来越猛,已有零星湖北小麦收获,报价低至1.25元/斤,这使得小麦市场更加悲情万分。

小麦、玉米一直牵动着市场的心。

 

尤其是小麦,不仅一直下跌,而且越来越猛,已有零星湖北小麦收获,报价低至1.25元/斤,这使得小麦市场更加悲情万分。

 

而小麦这一跌,玉米也马上跟着“乱套”了。

 

近日,玉米结束了区域波动,重回山东、东北齐下跌的模式,而这与之前的震荡又不太一样,所以市场十发担忧。

 

虽然说对于玉米重回跌势我们之前已有预判,因为上一轮玉米的上涨并非是需求提振,而更多的是天气影响。所以随着天气重新放晴后,玉米上量必然会再次增加,那么下跌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但是这次下跌与以往相比,更为浓重。

 

小麦玉米

 

一方面,小麦大幅低开后,市场一片哗然。

 

对于新季小麦的走势更是一片看空。虽然说根据今年的走势来看,粮价回落理性区间是必然现象,但是对于1.25元/斤这个开秤价格确实有点超出市场预期了,或者更确切地说,年初时小麦价格还在1.6-1.65元/斤以上,而到新小麦时开秤就跌到了1.25元,这个落差着实有点太大。

 

虽然说当前这只是一个小麦零星上市的报价,后续价格必然还要经历一番波动,但是在整个宏观大预期下,小麦从低位反弹的空间也变得有限。所以整体仍然是悲情笼罩。

 

而小麦与玉米一直互为顶底关系,小麦走跌,意味着玉米天花板迅速下移,这使得这次玉米的下跌变得更为复杂。

 

另一方面,玉米压力空前。

 

除了小麦的压力以外,玉米至少还面临着另外4个压力:

 

一是大豆走弱,进一步压制玉米。

 

自4月底大豆的收储全面结束后,进入5月份,豆价迅速走弱,而且当前余粮至少还有两成,且都是低蛋白豆子居多,而随着天气变暖,豆制品消费走弱,市场需求难以支撑。因此,大豆价格明显下滑。

 

这对于当前的大豆春播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补贴方面,今年大豆的生产者补贴比玉米高出不少,但是农户对于补贴的感知并不如价格那么强,农户算的账更多是看行情和价格,所以在大豆价格频频走弱的情况下,玉米也很难得到提振。

 

根据农业农业部的最新农情调度来看,截至目前,全国春播粮食达到4.1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43.9%。其中全国春播大豆已完成14.7%,春播玉米已完成53.0%。

 

玉米

 

这意味着,短期内玉米仍然难振。

 

二是新麦即将大面积收获,玉米面临腾仓压力。

 

玉米本来就需求不振,深加工持续亏损,玉米淀粉仍在调整期,而小麦报出低价以后,再次使得陈麦价格走弱,这也引发了饲料企业的关注。不少饲料企业准备挂牌收小麦了,这就使得本来就需求不振的玉米更加走弱。

 

再加上随着新麦即将迎来全面上市,玉米又将面临腾仓压力,本来就需求更弱,随着腾仓,玉米的供给又会增加,更加加重了玉米的跌势。

 

三是糙米拍卖悬而未决。

 

之前有消息称,糙米拍卖可能会在5月下旬启动,虽然尚未有确切地消息,但这就像悬在玉米头顶的一把剑,无论它何时落地,都是一记砸向玉米的重锤。

 

四是进口玉米整装待发。

 

从今年到港的进口玉米来源来看,对于玉米的空窗期有很大威胁。

 

一般来说,玉米从九十月份收获以后,一直要持续供应到第二年的玉米收获,而从五六月份之后,玉米供给将进入到一个所谓的“空窗期”,这时候也是玉米价格最有几率上涨的时间。

 

但今年进口玉米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传统的来源美国和乌克兰以外,又增加了巴西及南非等南半球的玉米供给,这使得北半球玉米的季节性供应缺口被磨平。而巴西的二季玉米多在六七月份收获,这意味着,留给玉米的这个“空窗期”将明显缩短。

 

所以,对于玉米重回跌势,市场压力重重。

 

不过短期内预计玉米大幅波动的概率不大,因为小麦已经跌得人发慌,玉米也跟着大跌的话动静就太大了。但是远期来看,玉米的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到了今年的秋玉米身上。预计今年九十月份玉米上市时,又将是一番大洗牌。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