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短期来看,玉米价格涨涨跌跌的模式还得持续?

新农观 2023-04-12

阅读()

沙尘还在呼呼地刮,北方还在“吃土”,而从近期玉米到货车的数量上来看,也有一定下降,所以玉米刚跌又涨并不奇怪。

沙尘还在呼呼地刮,北方还在“吃土”,而从近期玉米到货车的数量上来看,也有一定下降,所以玉米刚跌又涨并不奇怪。

 

而且我们之前也说过多次了,至少短期来看,玉米的这种涨涨跌跌的模式还得持续。不过虽然如此,并不意味着玉米市场没有起色。相反,在玉米的这种涨跌震荡之余,市场悄悄完成了3件大事,这对于玉米后续的走势来说,有着重要影响。

 

玉米

 

第一件事就是玉米购销基本完成,市场粮源基本完成了转换。

 

虽然说市场仍然是供强需弱的格局,但是这种格局并不是刚发生的,或者说从去年玉米收获以后就一直是供强需弱,一直持续到今年春节后。

 

而在玉米这轮下跌之前,市场的关注点主要是卖压上,但随着购销进度的快速推进,玉米本身并没有因为卖压而出现集中上量,反而是小麦的突然大跌,使玉米市场感到了恐慌,出粮意意愿增加,导致价格跟跌。

 

不过,好的一方面是,随着这波跟跌之后,玉米的卖压彻底结束了。

 

当前市场粮源基本已经发生了转移,虽然贸易商对于市场后续走势捉摸不定,但相对于基层来说,贸易商对市场的应对能力要更强。

 

第二件事是,持粮主体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缓解,正在恢复。

 

恐慌只是一阵子,担忧则是常态,但是这个并不影响持粮主体对市场的判断。

 

随着近日小麦持续回涨以后,市场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这也使得玉米的情绪也稍稍缓了一口气。

 

只要小麦不再失控大跌,对玉米来说就是好事。

 

再加上粮源发生转移后,基层余粮减少,这时贸易商对于粮源的流通控制力增强,这也使得持粮主体渐渐从被动“挨打”的局面中解放出来,开始有了一丝丝的主动性。

 

第三件事是,可以看出来,玉米已经开始悄悄筑底了。

 

玉米

 

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需求恢复缓慢,猪价仍在震荡,出栏均重也仍然处于高位,而深加工更是持续亏损,但是在今年扩种大豆的目标下,玉米的种植面积将再次削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有预测,即便是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但在攻克单产方面将有一定提升,预计玉米的产量变化不大,甚至可能会略增。

 

但是这个不确定性很大,一方面是玉米不是种下去多少就一定能长出来多少,在生长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个不可控性要降得越低越好。

 

另一方面,近两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国内也不例外,虽然拉尼那结束,但厄尔尼诺很大概率将袭来,所以天气变化将成为最不确定的一个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一系列政策向大豆倾斜,但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需要有一个最低保底。小麦大跌后,玉米跟跌,价格重心已经全面下移,再加上种植成本的上升,虽然玉米还有再跌的几率,但是至少短期内下跌的空间已经有限。

 

而分区域来看,当前供给压力最大的是东北产区,但是价差不够,东北粮难以入关,而本地消化动力又不足,而玉米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而这时要托住玉米可能就得倒逼政策出手了。

 

而一旦政策出手,东北玉米的底筑成以后,后续玉米市场才能逐渐拉开走势。

 

不过,显然自小麦玉米这么一跌后,今年的粮食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来看,顶和底都下调了一个档位,那么接下来,玉米将在新的顶底之间寻找平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