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疯狂”的豆粕为何突然泄气?后期豆粕如何演绎?

新农观 2023-03-02

阅读()

除了三大主粮以及大豆以外,去年豆粕也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去年8月时候,豆粕便开始蠢蠢欲动,到9月份开始迅速上涨,直接从4400元/吨左右的位置飙升至5500元/吨甚至6000元/吨以上,着实令市场吃惊。

除了三大主粮以及大豆以外,去年豆粕也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去年8月时候,豆粕便开始蠢蠢欲动,到9月份开始迅速上涨,直接从4400元/吨左右的位置飙升至5500元/吨甚至6000元/吨以上,着实令市场吃惊。

 

但是到了今年,这股强劲的势头明显回落了。截至目前,国内豆粕成交价约为4300-4400元/吨,并且从趋势来看,重心仍在不断下移。

 

豆粕

 

那么,“疯狂”的豆粕为何突然泄气了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发生了重要变化。

 

去年豆粕价格怒涨,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缺豆。

 

去年全球粮价虽然不断回落,但是总体仍然处于高位,因此也加大了进口成本。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速度明显减慢,前8个月中国进口大豆数量约为6133万吨,同比下降了6.3%。

 

而进口大豆是国内压榨厂的主要原料来源,随着进口大豆数量缩减,不少油厂因为缺豆而降低了开机率甚至是停机,于是豆粕产量也开始减少。

 

但去年众所周知,九十月份生猪价格迎来大涨,饲料需求也跟着大增,豆粕需求迅速提振,于是量少而需多,豆粕价格就开始疯狂上涨。

 

但是到了今年,这一局势发生了明显改变。

 

首先是猪价全面下跌。

 

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猪价不断下跌,更是在节后跌至一级预警区间,并触发了中央收储。虽然近期猪价有所抬头,但总体产能仍然处于高位,且后续出栏增长,但消费恢复缓慢,在这样的格局下,养殖户依然亏损,因此猪价恐难持续,自然对饲料需求也相对有限。

 

其次,巴西大豆天量增产,使得全球大豆走弱。

 

虽然2月份大豆到港偏少,而美豆产量也飘忽不定,但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来源国之一的巴西却释放出稳定的增产信号,并且根据预计,2022//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542亿吨。

 

在巴西大豆的天量增产压力下,市场份额也开始向巴西转向,美豆也因此开始下滑。并且从价格来看,巴西大豆到港成本要比美豆低约200-300元/吨,这也为巴西大豆的到港铺平了道路。

 

于是市场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从去年的供弱需强转变为供强需弱,豆粕价格也相应回落。

 

豆粕

 

那么,后期豆粕会如何演绎呢?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虽然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陆续偏慢,甚至有延迟现象,国内部分地区开始缺豆,油厂的开机率也在下调。

 

但是与去年不同的是,市场需求回落了,下游对于豆粕的消费表现平平,因此在供需双降的情况下,豆粕依然承压,短期来看,上涨的难度依然较大。

 

而后续有两件事值得关注:

 

一是生猪养殖业恢复情况。

 

豆粕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需求的强劲与否,虽然市场普遍看好猪市的回暖,但在产能高位的压力下,回暖空间或被牢牢限定,这也意味着整体饲料需求也将有限。

 

二是进口大豆的到港情况。

 

巴西的天量增产将成为重点关注,但在整体经济大环境压力下,国际大豆价格预期难有太大走势,整体呈弱势向下的格局,这也使得豆粕供给或逐渐宽松。

 

因此,曾经一度“疯狂”的豆粕已然降温,尤其是保供稳价的趋势下,难再现辉煌时刻。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