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如何看待今年玉米的行情?有两个趋势

新农观 2023-02-23

阅读()

近日,玉米再次陷入了涨跌互现的行情中。山东玉米涨了数日后,随着到货车辆的增加再一次进入了下跌的通道,而东北玉米开始止跌回涨。

近日,玉米再次陷入了涨跌互现的行情中。山东玉米涨了数日后,随着到货车辆的增加再一次进入了下跌的通道,而东北玉米开始止跌回涨。

 

山东落、东北涨,转了一圈,似乎行情又回到了春节后的局面。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总比在庞大卖压下米跌跌不休的好。

 

玉米

 

不过玉米这样涨跌不定,对于后续的走势,市场猜测颇多,主要的猜测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对于行情的期盼。

 

过去3年,玉米走迎来的高光时刻。虽然种植成本上涨,但是玉米的价格也是一路高歌,因此总体市场对于后续玉米的行情是有所期待的。在这种情绪下,看涨要高于看跌,毕竟在玉米经历了3年的上涨,要想突然大跌是需要板上钉钉的依据的。

 

二则是对于政策的猜测,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期盼着政策的“大招”。

 

而所谓的“大招”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能够直接刺激玉米价格上涨,二是能够提振玉米市场情绪。

 

而当前玉米处于这种涨不涨、跌不跌的弱势震荡中,似乎也在等待着“大招”的指引,仿佛是箭已在弦上,只等一声令下了。

 

但是在新农观看来,今年的玉米市场恐怕没有那么多“大招”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玉米市场的惊涛骇浪已经过去了。

 

过去3年中玉米价格大涨,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的。综合来看,主要是国际粮价上涨及国内需求激增主导的。

 

国际方面,全球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粮价上涨,粮食保护主义抬头。而国内随着生猪产能的快速恢复以及产能过剩,使得玉米的需求出现激增。再加上化肥、农资等种植成本上升,共同推高了玉米价格。

 

但是到了2023年,虽然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但随着市场对于冲突影响的消化,以及黑海港口的恢复,再加上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全球市场对于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应声回落,这其中也包括粮价。

 

而随着新季种植季的开始,全球粮食市场的供需格局将在动态中回稳。

 

而同样,国内生猪产能已经回归到正常保有量的区间,这意味着国内需求也将回归常态。因此,玉米的大风大浪已经翻过。

 

玉米

 

二是政策态度已经明朗。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出了部署。总体大方向就是4个字:稳产保供。

 

也就是说,在供需逐渐回调,逐渐回归常态后,政策端也更倾向于将市场的手还给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释放“大招”去扰动玉米市场的几率很小。

 

那么如何来看待今年玉米的行情呢?有两个趋势仅供参考:

 

一是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玉米的涨跌频率可能会增加,但幅度会降低。

 

一方面,供需正在调整,而这个调整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震荡的过程。因此,反应到玉米市场上可能就表现为涨跌震荡比较频繁。

 

例如从春节后至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玉米价格已经涨跌了一个轮回。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山东玉米价格的回落,到货车辆又开始骤降,可能不久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震荡。

 

但是在整体稳产保供以及需求趋稳的背景下,玉米涨跌的幅度明显缩小。

 

二是受成本上升影响,玉米底部重心上移,但是高点回落。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供需逐渐调整,但是种植成本等明显上涨,这意味着玉米也很难再被打回原形,其底部价格重心将上移。但是由于需求持续偏弱,支撑有限,因此后续冲高势头明显不足。

 

所以,对于后续玉米市场的走势不必猜测什么“大招”,在了解了供需以及政策后,玉米的走势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即顶底已见,或涨或跌都会在一定的框架内。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