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吗,就避免不了出现弱猪的现象,大猪场也不例外,有些猪场会成立一个弱猪事业部,专门来养自己的弱猪,大部分猪企会选择把这些弱猪称之为B类猪苗,然后很便宜的卖出去。
有没有人接手?
很多猪场,自己的弱猪都懒得养,特别是在猪价不给力的时候,何况是外购弱猪来养呢?大部分人其实认为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以前我也这么认为。
直到最近很多朋友找我探讨弱猪的调理方案开始爆发式的增长,我才发现搞这个的并不少,甚至一些人已经搞成了小型的产业链。
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需求就有市场,存在即合理吗。其实这种弱猪,只要不是烈性的传染病所致,不是实质性器官损伤太严重的情况所致的弱猪,一旦调理过来以后,反而更好养,更不容易出问题。
只不过在料肉比、生长速度、或者出栏时间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劣势。但优点同样有,更好养,成本更低,你懂的。
看得这里是不是心又痒了?又想尝鲜了?但是我劝你继续读下去。
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些弱猪看似成本很低,主要是你得有稳定的渠道和资源,这是先决条件,其次是你自己的驾驭实力,最重要的是资金实力、调理的基础、硬件设施及转手渠道等等。
弱猪再便宜,你也得掏钱不是?最重要的是买回来后,你还要饲喂、还要调理、还要各种的投入的支持,这些都是成本。
万一你玩砸了,伤亡率过高,或者遇到猪苗狂跌的情况,也是会赔钱的,甚至是巨亏的。故而,看似暴利的背后,其实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才是本质,也是现实。
玩这个项目,机遇与风险并存,回报与运气和实力齐飞,一般人,教练建议你别玩,实在忍不住手痒,可以多次小批次养着玩的心态先去练本事。
一点建议:
对于玩弱猪项目,教练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动手能力要强,执行能力要过硬、基础硬件措施要到位,软件支持方案要给力、与人合作要诚恳。
比如很多弱猪有腹泻类问题,脾胃虚弱、受损严重的情况,所以,基本的腹部保温措施你一定要给力,最好有地暖条件,而不是依靠抗生素去控制腹泻。其次是护理要到位,特别是饲喂环节要搞好卫生,采用粥料、或者湿拌料的饲喂方式,少喂勤添,及时的分群,强者搞一起,弱者搞一起,不断的分群以避免强欺弱的现象出现.........
其次是,诸病不愈,首调脾胃的思路,加上疏肝护肝、气血双补的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并在不断的执行中验证和优化,最终积累出实用、有效的实战经验。
在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之前,建议一般人不要轻易去尝试,毕竟这个小众市场的风险也是挺大的。
实话:
大猪场的弱猪都去哪儿了?其实跟我们大部分人是无关的,至少与你现在的养猪成败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需要具备的正确心态不是去看戏,更不是去嘲笑别人的不足,而是通过一些事情去反思,去鞭策自己,进而倒逼自己一路成长、有效突围。
既然有人敢于接手这些弱猪,且有的还能搞的风生水起,那么我们的弱猪为什么搞不好?甚至自己健康的猪仔都养不好?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改变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去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实话总是难听的,但你只要听得进去,就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成长及增值,这不是道理,而是经验 。少点看戏心态,多点反思和务实习惯,你的养猪道路或许能走的更扎实稳健一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