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还是想先说说一号文件。一号文件可以说是每年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文件,对这一年农业各产业、领域的发展都有明确的部署,所以就值得我们一说再说。
充分了解了文件内容后,就能对本年度政策端的一个大概倾向有所把握。那么,就简单地说一下玉米和小麦。
文件中对小麦的相关表述是,“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而这已是继2021年以来连续3年上调小麦托市收购价了,所以可见对于小麦的保稳扶强是十分明显的了。
这其中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的:
一是国际大环境下,小麦供需仍然偏紧。
虽然市场似乎已对俄乌冲突充分消化,而且黑海港口也恢复了运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粮食危机的风险解除了。一方面,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黑海港口也即将面临到期的风险。
而全球市场来看,乌克兰减产已成定局,俄罗斯虽然有望增产,但出口未必全面畅通,虽然澳洲小麦产量有望连续创纪录,但全球小麦消费也有所增加,因此全球小麦供需依然处于偏紧状态,全球对于保口粮的需求依然强劲。
二是小麦重要性提升,成本支撑强。
小麦自2021年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紧接着第二年,也就是2022年就退出了替代,价格也随之走高。在国际小麦市场供需偏紧,保口粮需求依然强劲的背景下,国内小麦重要性提升。小麦与玉米价格差也成为小麦的底部支撑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种植成本的增长,小麦底部支撑明显,再加上政策端明确表态,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释放强麦信号,因此小麦价格的底是基本可以预见的。
那么,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消费走弱,小麦价格下跌,但预计跌至1.57-1.59元/斤的区间后,底部支撑得到强化。而当前来看,小麦正向这个区间靠近,这意味着,小麦正在接近底部。
再来说说玉米。
今年的文件中对玉米的直接利好并不太多,尤其是重点倾向扩大豆以后,玉米和大豆相爱相杀,市场普遍认为今年玉米与大豆补贴的价差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但新农观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关键因素,或者说对玉米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影响种植的最终还是玉米的价格。
虽然从年后开始,玉米市场的消息一直偏空,但近日,玉米终于迎来了两个利好的消息,或许能让令担忧玉米的朋友稍稍放心。
第一个消息是,2022年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对玉米的用量同比增长了30.1%。
我们都知道,玉米消费的大头是饲料,因此饲料需求上涨对于玉米来说是一大利好。去年饲料中玉米用量增长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去年小麦、大麦等替代大幅减少,高粱及碎米替代增加,但是对于玉米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二是去年猪饲料产量为13597.5万吨,同比增长4%。要知道,去年生猪产能已经回归到了正常保有量区间,而从去年整体猪价走势来看,上半年也是一路低迷,到下半年开始全面反弹,与今年的走势相仿。
并且还有机构预计,今年的生猪出栏量会超过去年,且不论这个预判概率有多高,但至少今年防控全面放开以后,消费陆续恢复,相较于去年的需求水平应该差不太多。
此外,根据统计,去年我国饲料消费量约达3.8亿吨,约占到整个粮食消费总量的近一半。而当前我国的饲料消费是处于上升趋势的,这意味着,饲料消费量仍然会增长。
那么,饲料需求增长,对玉米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
第二个消息是,有消息称因玉米有上量风险,定向稻谷的拍卖或被延迟。
如果这个消息确实属实,那么政策端对于玉米的保价信号就更加明确了。之前定向稻谷拍卖消息传出后,玉米市场一片震荡,也加剧了看跌情绪,但如果投放延迟,那么对玉米庞大的卖压来说会有所缓解。
这么一来,玉米的悲观情绪也就没那么重了。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