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业内专家:2022年非主产区也应适当扩种大豆,同主产区形成扩种合力!

粮油市场报 2022-03-03

阅读()

全国大豆种植,有过上世纪50年代过千万公顷的面积辉煌,以后多年在700万~900万公顷间徘徊。在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下,2019年恢复到933万公顷,次年增加到988万公顷。但2021年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下跌到840万公顷。

全国大豆种植,有过上世纪50年代过千万公顷的面积辉煌,以后多年在700万~900万公顷间徘徊。在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下,2019年恢复到933万公顷,次年增加到988万公顷。但2021年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下跌到840万公顷。

 

大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种大豆和油料等重要指示精神。随后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强调要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好东北四省区大豆面积恢复,支持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加快推广新模式新技术,逐步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扩种大豆,主产区需要高度重视,非主产区也要尽力而为。

 

非主产区适当扩种大豆,首先是提高自给率上有要求。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谷物自给率长期超过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后,2020年进口首次超亿吨,达到10033万吨,占到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70%。2021年进口大豆虽略减到9652万吨,但由于玉米比上年同期进口增加1798万吨而导致进口总量增加,大豆进口仍然占到粮食进口总量的58%。增加大豆油料的供应,我们既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下大力气调整结构问题,下大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提升大豆油料自给率。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东北四省区大豆面积固然要努力恢复,非主产区也要尽力扩种。

 

其次,生产上有发展空间。当195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的1275万公顷时,黑龙江省只有150余万公顷,不到12%。而202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483万公顷,占到全国988万公顷的49%时,黑龙江比当年增加了300多万公顷,全国反而比当年减少了近300万公顷。两相比较,意味着其他产区约减少600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往近处看,202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48万公顷,下降1/7多。

 

而且,大豆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2005年为6.17%,2020年为5.90%,2021年又有下降。可见,无论从过去还是当前看,非主产区恢复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尚有一定的空间。湖南、江西等地稻田多,如今大豆面积比高峰年份缩减幅度大,在扩种的问题上,除单种外,还可以间作套种,可以因地制宜,在田头地角、沟边路旁、房前屋后种植豆类作物,且山区湖区有田埂种豆、旱田种豆的习惯。何况,非主产省也有主产市(州),如湖南省永州市的大豆产量占到全省1/5强,稳产扩产有潜力。

 

再则,技术上有方案。国家在实施良种联合攻关、集成示范大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开展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试验示范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2014年原农业部发布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发布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2022年印发了《大豆油料提产能农技行动方案》。非主产区也可视情况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选用株型紧凑的玉米、耐荫抗倒的大豆品种,采取两行玉米带与三四行大豆带复合种植。

 

非主产区多种大豆,可以缓解主产区的压力,连同主产区形成扩种合力。2019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93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1.9万公顷,增加10.9%,其中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71.2万公顷,占全国增加量的77.5%。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黑龙江省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尽管如此,光靠一省努力,显然力度有限。毕竟,一半略多的大豆面积,分布在黑龙江以外的20多个省份,其中种植一二十万公顷的省份上了10个。

 

此外,非主产区发展地方特色的大豆产业,还可以缓解物流压力,彰显各地优势,丰富地方豆制品食材原料。除了主产区黑龙江的优良品种外,其他省份也有颇具地方特色的黄豆、黑豆、乌豆等大豆,其外在感官特征明显,譬如籽粒油黑发亮,晶莹剔透;其内在品质指标优异,譬如所制豆浆口感醇厚、质地鲜嫩。平时,人们在非主产区能听说某地豆子加工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则无非是说那里的豆好水好加工好。仅此,非主产区亦应重视扩种大豆。(原文刊登于2022年3月1日粮油市场报B03版,作者系湖南省粮食经济科技学会会长 石少龙)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