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三大机遇、三大挑战,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哪里?

猪兜 2022-01-26

阅读()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正面临巨大变革。一方面是以非洲猪瘟为主的疫病引发养猪产业内部升级,另一方面是消费水平的提升对猪肉品质要求的升级,这些都对传统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正面临巨大变革。一方面是以非洲猪瘟为主的疫病引发养猪产业内部升级,另一方面是消费水平的提升对猪肉品质要求的升级,这些都对传统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1月21日,硕腾云课堂·名家讲坛互动节目特别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楚端老师和大家交流“养猪业的机遇与挑战”。该节目由猪兜TV独家直播,共吸引了19.6万人次在线观看。

 

三大机遇、三大挑战,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哪里?

 

王楚端老师分析了我国养猪业存在的三大机遇、三大挑战,并提出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种、料、病、养、销、资本、人才等关键因素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养猪业存在的机遇

 

机遇1:“猪粮安天下” 的共识

 

过去几十年国家一直强调“猪粮安天下“,因为猪肉与粮食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巨大影响。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60%,据统计,我国14亿人口的猪肉消费量大约是56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猪肉产品40公斤左右,如果按每头猪提供100公斤猪肉产品来计算,中国每年需出栏5.6亿头猪。“猪粮安天下“的共识给养猪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机遇2:产业结构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养猪主要以副业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尤其是最近十年,由于环保政策、非洲猪瘟疫情,再加上资本的力量,很多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迅速扩张,导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大机遇、三大挑战,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哪里?

 

机遇3:丰富的资源

 

我国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每年有超过1%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大约40万吨/年猪肉消费的刚性提升。同时,随着国家 “粮改饲”计划的启动,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猪种资源的丰富、金融资本的助力、人才素质的提高,都中国养猪规模化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二、养猪业面临的挑战

 

王楚端老师提到,目前中国养猪业面临着三大战略挑战:疫情、质量、成本。

 

图片

 

挑战1:疫情严峻

 

健康是未来长期存在的最大挑战。以种猪为例,过去20年,在没有大疫情的情况下,每年从国外引种5000头左右,占纯种猪群体的1%左右,但重大疫情导致我国种猪对外依存度显著提升,每次引种高峰对应的都是大疫情。疫情还带来严重后果,如猪场清群,猪肉供应紧张;活猪流通受阻,企业生存困难;养猪一线人员负担急剧加重;猪肉市场消费占比下降;猪肉进口增加;生猪养殖成本提高,所以,最大的挑战还是疫情。

 

挑战2:成本高

 

我国养猪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比巴西高3倍,比欧洲国家高1倍左右。从成本的角度,中国养猪业没有任何国际竞争力。导致养猪成本高的原因,除了饲料原料成本高,主要还是饲养效率低,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PSY、MSY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近几年的疫情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猪种遗传潜力只发挥了60%-80%,同时由于疫病造成死淘率增加,进一步推高了养猪成本。

 

图片

 

挑战3:无抗养殖

 

长期以来,在动物饲料里添加预防性抗生素,对提高生产效度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然后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欧洲国家从1986年开始宣布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美国从2015年开始禁抗,我国从2015年开始制定遏制细菌耐药性国家行动计划,2017年开始试点,2020年宣布禁抗。王楚端老师提出,从无抗养殖的等级来看,无抗残留养殖更符合我国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在使用兽药时要遵循“依病使用、依诊使用、依法使用”的原则,对症用药、不滥用药、不用违禁药,切实做好休药期管理,是无抗生素残留养殖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应对之道

 

(1)种猪:好的种源+育种技术

 

目前我国共有89家国家核心种猪场,但大多仍处于“重引种、轻育种”的状态,育种基础工作不牢靠,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王楚端老师认为,种猪企业应尽快实现数字化改造;以130kg出栏日龄作为中国瘦肉型种猪育种目标;与国内外优秀种猪基因资源的高端种猪平台建立链接;通过冷冻精液+AI技术提升遗传改良的速度;建立全国联合的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实现参考群数据共享;建立(终端)轮回杂交繁育体系,避免持续引进后备猪导致的生物安全问题。

 

(2)饲料:原料价格+饲养效果

 

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玉米、豆粕型配方,由于玉米、豆粕价格高导致饲料成本高,同时母猪饲养效果差,肉猪口感差。随着“粮改饲”的政策出台,可以建立商品化发酵青饲料基地(成本800元/吨) ,大力发展发酵饲料养猪模式,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3)疫控:生物安全+高效疫苗

 

经过非洲猪瘟的考验,我国养猪企业的生物安全意识得到普遍提升。王楚端老师提出,从疫控的角度,应大力发展福利养猪,减少应激,同时重视饮用水安全,建立以带猪消毒+不带猪消毒为核心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可以明显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4)饲养:环境控制+精细养殖

 

数字化改造是国内猪场的迫切需求,不仅可以实现环控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而且通过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程可追溯、可定位、可控制。

 

(5)市场:销售渠道+消费信心

 

目前,猪肉产品销售与消费的不确定、不透明、不保险、不信任,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除了通过产业结构的一体化经营、国家的产销布局外,生产高健康、高性能种猪,标准化、高品质商品猪,全程可追溯、无抗残留猪肉是重建消费者信任的必由之路。

 

(6)资本:经营利润+资本渠道

 

缺乏融资渠道,导致大多数养猪企业经营不稳定。养猪企业必须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各类资产的数字化,从而实现设施设备及生物资产的保险、可抵押。

 

(7)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相较于养猪产业的工业化,高素质的养猪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依然短缺,王楚端老师认为,要对人才有管理、有评估、有培训,才能促进行业人才队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