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猪场死在黎明前,主要因素是两个:成本超标;非瘟中招

PSY应用研究院 2022-01-06

阅读()

大道至简,价格的波动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一个是需求量,一个是供给量。在需求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决定价格的因素就是供给量。

大道至简,价格的波动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一个是需求量,一个是供给量。在需求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决定价格的因素就是供给量。

 

最简单的道理,目前猪价下跌,一定是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造成的。‍‍‍‍

 

所以,要让猪场不死在猪周期波峰的黎明前,从而实现跨周期发展,我们需要了解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需要知道,在需求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猪肉需求量是呈减少趋势的),需要多少猪肉?折算需要多少存栏母猪?

 

第二,我们需要知道,现阶段母猪存栏是多少,达到供给适度趋紧,需要淘汰(去产能)多少母猪?

 

第三,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去产能?由谁去产能?

 

第一个问题,中国市场,需要多少存栏母猪?

 

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2009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共发生4次较大波动(平均3~4年一次),价格大幅上涨的起因均为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下。

 

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提出,“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笔者认为,农业部的这个数据需要微调,理由有二。一是母猪肥猪效率在提升,完成5500万吨猪肉,不需要4100万头母猪了;二是猪肉需求量由于对牛羊肉需求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市场可能不需要5500万吨猪肉了。所以,市场对母猪存栏的保有稳定需求量以3700万头为宜。警戒线以3700×95%=3515万头为宜。

 

第二个问题,现阶段母猪存栏是多少,达到供给适度趋紧,需要淘汰(去产能)多少母猪?

 

从产能看,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48万头,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了6%,按照笔者的观点,应以3700万母猪作为正常母猪存栏依据,则多了648万头母猪。

 

在母猪存栏为3515万头时,猪价一定会起来。也就是说,在2021年10月份4348万头存栏母猪基础上,淘汰833万头母猪,猪价一定会起来,也将开启下一轮猪周期。

 

第三个问题,如何去产能?由谁去产能?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养猪企业能不能跨周期发展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如何去产能?去产能的模式有三种。主动淘汰是一种主动去产能模式,其余成本淘汰和疫病淘汰是一种被动去产能模式。

 

如图所示。

 

猪场死在黎明前,主要因素是两个:成本超标;非瘟中招

 

主动淘汰

 

主动淘汰就是精养母猪。一方面,淘汰猪场低效母猪,比如严重健康问题母猪、不发情、失配、产仔数低、乳头少,泌乳性能差的三元或二元母猪应果断淘汰,保留精干力量;另一方面,预防低效母猪产生:在母猪健康管理、缩短母猪产程、控制母猪炎症、缩短发情间隔、提高发情配种分娩率、提高窝产健仔数等关键方面科学合理投入。

 

成本淘汰

 

成本淘汰就是产肉完全成本长期高于市场价格,久而久之,现金流出现问题甚至断裂,猪场不得不淘汰大量产能以维持再生产,如果再不想办法降低完全造肉成本,可能不得不淘汰出局,从而不能实现跨周期发展,不能享受下一轮高猪价的养猪红利。

 

笔者认为,7元左右的猪价可能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猪场能不能将造肉成本维持在7元以下,决定猪场能不能跨周期发展。2022年,7元完全造肉成本是猪场的生命线。

 

疫病淘汰

 

疫病淘汰是低迷行情的衍生现象。如图所示,从2002年以来的5轮猪周期,有3轮猪周期是疫病引发或加深的。

 

猪场死在黎明前,主要因素是两个:成本超标;非瘟中招

 

因为在猪价低迷时,猪场猪价低迷时,不用消毒剂—省成本!不用好的消毒剂—省成本!不想使用疫苗—省成本!不想做员工培训—省成本!裁员、降薪—省成本!进而导致:人员素养跟不上,猪场管理跟不上,饲料营养跟不上,猪群体质跟不上,生产性能跟不上;造成:人心不齐、管理混乱、饲料浪费、成本高企、疾病爆发等恶性循环。

 

小结

 

综上所述,猪场死在黎明前,主要因素是两个:成本超标;非瘟中招。反之,猪场要想度过猪周期黎明前的黑暗,实现跨周期发展,享受猪周期波峰红利,则要降低完全造肉成本。笔者的建议是控制造肉成本在7元以下,学习R&C低成本养猪技术;同时,强化猪场生物安全,强化猪场环境管理、营养管理、生产管理、健康管理,学习P氏生物安全技术。最最关键的是践行“学为行之始,行为学之成”的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精髓。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