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非洲猪瘟后政府政策、行业投资及其它资本涌入对生猪行业产生的影响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2021-10-11

阅读()

非洲猪瘟后,生猪的生产和价格经历了过山车的一轮周期波动,周期变短,幅度之大是历年之重。非洲猪瘟后的过量投资是重要的原因,本报告分析了非洲猪瘟后政府政策、行业投资及其它资本涌入对生猪行业产生的影响,指出政府应作适当的引导,规范行业投资规则,对行业投资进行预警和提醒,以平稳生猪产业,保持生产和价格的稳定。

图片

谭莹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生猪创新团队经济岗专家

图片

 

非洲猪瘟后,生猪的生产和价格经历了过山车的一轮周期波动,周期变短,幅度之大是历年之重。非洲猪瘟后的过量投资是重要的原因,本报告分析了非洲猪瘟后政府政策、行业投资及其它资本涌入对生猪行业产生的影响,指出政府应作适当的引导,规范行业投资规则,对行业投资进行预警和提醒,以平稳生猪产业,保持生产和价格的稳定。

 

一.非洲猪瘟后对生猪行业的政策扶持

 

在“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以前,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多次强调了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指出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疫病风险存在、市场波动较大是生猪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受“非瘟”影响,中国猪肉产量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26%和19.10%,为恢复市场猪肉供给,2019年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再次出台多项政策,对养殖户给与充分优惠和扶持,例如免除养猪企业办理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取消附属设施用地15亩的规模上限、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等,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开展第三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此次共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0000吨。除了调拨猪肉之外,国家还在积极发布养猪政策

 

2019年从8月21日国务院会议指出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再到9月份农村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纷纷发文支持养猪大业,解决用地问题,放宽条件,同时国家给养猪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众多企业再次加大生猪行业投资。

 

表1 生猪养殖稳产引导政策法规

图片

 

二.非洲猪瘟后的行业投资现状

 

生猪价格的刺激下和政策支持下,生猪产业成为投资着力点之一。据统计,2018年中国生猪行业新投项目达700亿元,新增总产能4000万头,其中新建猪场投资占总投资额85.5%,猪场增资扩建的投资额占比12.7%,正邦科技、新希望、大北农、海大等养猪企业陆续加大在广西、内蒙古、安徽、黑龙江布局。除传统生猪企业以外,众多房地产及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纷纷下场养猪,网易养猪、恒大养猪、碧桂园养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生猪养殖企业的扩大规模

 

2019-2020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争相扩大投资规模,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正邦等5家生猪养殖企业扩产投资近200亿元。其中,牧原股份计划投资51亿元用于23个生猪养殖项目,19亿元用于4个生猪屠宰项目。新希望拟投资18.26亿元新建设3个生猪养殖项目。2020年10月份,温氏股份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98.75亿元,其中62.52亿元用于养猪项目。大北农拟发起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产业发起基金,首期10亿元用于支持河北生猪养殖项目。正邦科技在去年6月份就宣布了扩产计划。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其中32.19亿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业务。

 

表2 2019年各地区及企业生猪投资金额规模一览

图片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图片

图1 中国生猪养殖企业排名份额占比(%)

 

2. 行业外对生猪产业的投资

 

生猪产业的高额收益吸引外部企业跨界入圈,持续对生猪养殖业的投资。近10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始终保持增长的态势,与生猪相关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其中,2016年年度注册企业量首次突破10万家,2020年12月7日,新增猪养殖相关企业量已接近15.7万家,同比增长179%。

 

首先,地产行业投资生猪养殖。早在2014年,万达就宣布斥资10亿元养30万猪。2016年,恒大宣布要投资3亿元,在贵州援建110多个养猪农牧基地。2018年5月,房地产龙头碧桂园公开招聘养猪专家。2020年万科也正式进军养猪业。

 

其次,中粮、华润、绿城、海大等农业企业也加大了对生猪养殖的投资。2019上半年,海大集团生猪出栏约39万头,同比增长30%。其中,外购仔猪约34万头,自繁自育约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49亿元。2020年1月3日,由海大集团、恒健控股共同发起的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在韶关市浈江区启动,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包含生态智慧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冷链运输等养殖全产业链。

 

2020年11月9日,正大集团雷州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将按“种养加销配”的全产业链模式,总投资约40亿元,建设100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36万吨规模饲料厂1座、年产4万吨的食品厂1座,配套DC仓(大型仓库配送中心)、物流集群以及种植基地20万亩,实现种养结合、全量还田的生态模式,争创省级优势产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年,陈克朋集团进军畜牧养殖,成立了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就是种猪选育及生猪养殖。2020年9月,由湖南克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兴疆牧歌公司投资的养殖基地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生猪可达10万头。

 

2020年,作为新开工的揭西新希望六和养殖有限公司项目,为年出栏20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及配套饲料加工、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项目,预计总投资约70亿元。 项目将分期实施,首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生物资产及流动资金投资3-4亿元,合计投资约13-14亿元,将建成年出栏50万头商品猪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三.过快的行业投资可能造成的影响

 

过快的行业投资从长期来看,扩大了行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进程,提升了头部企业的市场占用率,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信息发展,但短期内的过快投资会造成投资风险、短期出栏的迅速提升从而造成价格的下降,影响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正常利润,对生猪产业发展不利。具体的讲:

 

生猪

 

1. 生猪的投资加速行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进程

 

从发达国家养殖行业的经验来看,都经历了行业规模提升阶段。现阶段,丹麦、荷兰、美国,规模化养殖比例超90%,而我国的生猪规模化水平经过20年发展,生猪养殖结构“哑铃型”分化格局的形成,家庭农场养猪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较大比重。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已经达到57%,规模化的道路还有很长。中等规模的农场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力,规模化猪场的资本投入力度、风险防控难度、专业化水平等明显提升,猪场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猪场较强的疫病防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将通过其长期稳定的产能进一步体现到价格上,逐步削弱猪周期大幅度波动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维持行业价格的稳定。

 

2. 行业投资扩大生猪养殖业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

 

规模化的发展会带来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竞争,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市场生产和价格的稳定。以美国为例,美国经过20年时间,1982-2002年生猪养殖户数量降低了76%,前4位的企业出栏占到总市场份额的45%。但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虽然提升,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非常少,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总数为52704万头,其中13家上市猪企出栏总数超过5550万头,只占到了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10.53%,生猪的集中化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对生猪产业的投资可以加快我国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市场优胜劣汰,保留更有实力的企业。现在许多大型企业针对生猪部门建立了专门的预测分析部门,为市场变化提供科学决策,这些企业的养殖规模可能会在近几年迅速提高,这也有助于中国养猪业早日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

 

3. 生猪产业的投资提升行业的效率和水平

 

由于我国的规模化水平较低,整体的效率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饲料利用率、养殖技术、生产效能等指标远低于国际水平,例如反应生产效能的PSY最高是丹麦30,荷兰次之28~29,美国25,中国仅为17,还有极大的提升的空间。而生猪产业的巨额投资,主要是大型企业的投资,在厂房、技术及污染排放中都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水平,高科技、智能化也成为这些互联网武装养猪的黑科技,用来区分跟传统养猪企业的差异化。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养殖业,可以实现科学养殖,降本增效、精准养殖。智能养殖系统的应用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探索在技术提升的途径。

 

当然,生猪投资增长过快也存在一定弊端。

 

首先,蜂拥而上增加盲目投资的风险。目前,通过中国生猪行业动荡变化,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生猪市场潜力巨大,可以花资金进行投入,但人人都抱此心理进入生猪行业,那么可能失去理性。由于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也并非所有投资都能得到利润,因此这可能会对养殖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追加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损失严重,而且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新建和扩建养猪场需要大量要素投入,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缺一不可,如果获得效益可以说是物尽其用,而一旦亏损无法挽救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其次,过快的生猪产业投资加大环境污染问题。除了大型企业的投资,规模化的聚集会对环境承载率造成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部分养殖场特别是小规模和散养户在高价的刺激下遍地开花打游击战,疯狂进行短期投资,唯利润之上,散户比较容易躲避环境监管,存在着不考虑粪便污染处理问题,直接排放的情况,而在生猪短缺而价格飞涨的时期,基层环保部门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损失社会福利。

 

最后,生猪过度投资加快了波动周期,加剧了波动的幅度。经过2019、2020年的猪肉上行后,2021年从1月份第3周的36.01元/公斤起到2021年6月底已连续23周下跌,累计跌幅达62%,其下降幅度之大,用时之短,也是历史罕见,目前仍处下跌区间。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平稳和企业的利润,也对整个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四.对行业投资引导的政策建议

 

因此,在目前宏观背景形势下需谨慎看待生猪投资现象,更需要政府的政策的引导和调控。

 

首先,政府需要对生猪投资的正面引导作用。生猪投资增长不仅可以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养殖规模化、专业化,还能有效减少“猪周期”现象,因此对于投资现象的正面效果,政府部门可以对其加以引导,鼓励部分投资进入生猪产业。在非洲猪瘟疫情后期的产能恢复阶段,合理利用资本的作用促进生猪存栏增长,尽快稳定猪肉价格和市场供给。在养殖规模方面,建议在继续贯彻规模化养殖政策的同时,适当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生猪业,扶持中小规模养殖场发展,培育个体户生猪养殖,加强财政保障和金融服务支持手段。

 

其次,强化政府生猪投资监管。在产能恢复和投资增长阶段,难免会出现生猪交易的投机行为,部分短期投资会为了个人利益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和资源损失,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对此予以严格监管,控制盲目资本涌入生猪产业;建立科学的投资审查制度,对投资个人和企业进行严格资质调查,弄清投资真实目的,防止不明不良资本进入,细化规范新建养猪场的审批程序,对不符合条件的养殖项目不予通过。

 

再次构建明确的惩罚制度,对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规定行为的养殖场进行严厉打击,定期监察相关会计账目,对于炒作猪价的个人和企业,让其进入黑名单,无法再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最后,要不断倡议养殖企业保持理性投资和提高养殖能力。近两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殖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这些政策对不同规模类型养殖场都有较大吸引力,这也引发了生猪投资热潮。但要提醒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盲目投资只会造成损失和浪费。养殖企业需要在当前认清产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进一步坚定养殖信心,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对生猪市场有明确的判断。需要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加强生猪养殖技术水平和人员培训,在环境保护及疫病应对等方面做到科学规范,构建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制度,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为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