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虽然仍在下跌,但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玉米跌得不太对劲。之前玉米持续大涨的时候,市场也挺担忧的,就是因为持续上涨,且一下冲上了1 57元 斤的高位,距离1 6元也就3分之遥。
8月16日,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在郑州举办,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会上表示,国内养猪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量增长的高利润期,第二阶段是质量提升的低利润期,第三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
在过去几年里,生猪产业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国际粮价上涨、猪价宽幅波动以及非洲猪瘟不断袭扰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值得共同探讨。
近20天,行情快速上涨至成本线以上,是否意味着周期已然反转,进入新的上涨周期?个人认为,周期反转的最大特征是供给形式的转变与价格涨跌趋势的变化。回顾本次猪价上涨行情,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因素、推动力。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牧原股份秦英林:国内养猪业发展处于第二阶段
近日,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表示,国内养猪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量增长的高利润期,第二阶段是质量提升的低利润期,第三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目前,国内养猪业处于第二阶段,行业技术、装备和管理快速提升。
猪周期是市场比较熟悉的猪价波动“规律”,四年一度的周期波动在过去被奉为圭臬。我们认为,生猪在过去呈现较为规律的价格、利润和产能波动,其本质上只是一种现象而非“规律”。
玉米说跌就跌,当前仍然是大面积回调中。虽然说仅仅刚下跌了两天,但是玉米和小麦不同,玉米的“变数”比较大。小麦收获上市到现在,购销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小麦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最近几天,全国生猪市场价格经过之前的一波儿上涨后,目前一直保持在17-17.5元/公斤的窄幅空间平稳震荡。从全国均价上来看,南北方地区的标猪出栏均价基本上在8.5-9元/斤,体重偏大一些的肥猪,价格普遍是在9-9.5元/之间。
8月正值猪肉消费淡季,但国内猪价却“逆流而上”,开局强势。然而因下游跟涨不及时,屠宰企业产品销售稍显吃力,部分选择降价走量。供需博弈下,局部地区猪价出现下行趋势。随着气温降低、开学季等因素提振,月底有再度小涨可能。
说跌就跌,有企业一天之内多次下调报价,玉米底部支撑依然明显?
刚说完玉米快要涨到头儿了,结果转眼玉米就跌了。根据咱们之前的分析,玉米下跌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前期涨得确实离谱了,只不过这突然一跌,跌得也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