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生物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生猪调研:未来广西将有大量猪肉依赖外部市场消化

卓创资讯 2023-04-15

阅读()

广西规模化养殖集中度提升,下游屠宰企业的自宰比例增加,推动广西猪肉消费由热鲜向冷鲜发展。随着广东的生猪自给能力提升,广西生猪及猪肉或依赖更多外部市场消化。

3月16-18日,卓创资讯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走访了广西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屠宰企业、生猪及猪肉贸易商、生猪养殖企业共11家,深入了解当地生猪行业运行特点与发展趋势。广西规模化养殖集中度提升,下游屠宰企业的自宰比例增加,推动广西猪肉消费由热鲜向冷鲜发展。随着广东的生猪自给能力提升,广西生猪及猪肉或依赖更多外部市场消化。

 

养殖端:规模化养殖集中度提升至50%以上,部分养殖模式有所转变

 

近年来,广西市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邻近南方销区广东),以及气温适宜之外,土地成本较低也吸引各大养殖企业加快在广西的产能布局。随着养殖体量的提升,省内集团企业的规模化养殖集中度提升亦非常明显。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TOP10养殖企业年生猪出栏量1740.85万头,CR10高达52.01%,较2022年全国CR10高出31.72个百分点。

 

广西生猪养殖规模化

 

据调研了解,除了规模化提升外,养殖模式也有所转变。近两年部分贸易商和散户加入了短期二次育肥行列,将100-110公斤猪源进行二次圈养,通过降低养殖成本、缩短养殖周期,规避中长期的养殖和疫病风险。据调研,广西二次育肥在生猪出栏量中占比5%-10%,且多数业者认为,未来二次育肥或成为市场常态,将成为除规模养殖企业之外的生猪供应群体。

 

屠宰端:自宰比例增加,倒逼广西冷鲜转型

 

目前广西屠宰企业存在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纯代宰模式、纯自宰模式、自宰+代宰并存模式。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广西纯代宰的企业数量占比约42%,自宰和代宰并存的占比50%,纯自宰模式占比不足8%。与广东不同的是,广西市场自宰比例相对较高。自2022年5月份广东调运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管理的通知》实施以后,广西生猪调入广东受阻,部分企业或贸易商转而在广西代宰生猪,将宰后的白条猪肉调运至广东;部分以代宰为主的屠宰企业也开始增加自宰量或建立冷库,省内自宰比例增加,分割冻品后集中销往广东以及本地商超、食堂、院校等场所。

 

广西猪肉的消费模式以热鲜为主,但个别头部屠宰企业以冷鲜为主,多数企业仍缺少排酸环节,依旧是热鲜肉为主。受广东生猪及产品调运政策影响,广西部分屠宰企业被动增加自宰及冷鲜占比,存在“屠宰在广西,消费在广东”的现象,但自宰及冷鲜占比的增加,为广西市场转向冷鲜模式奠定基础,倒逼广西市场加快白条猪肉冷鲜转型。

 

广西猪肉销售形势

 

供应承压,未来广西生猪或猪肉外调增多

 

2022年广西生猪出栏量3347万头,过剩率为44.72%,接近1/3的猪源调入广东市场。基于2022年产能恢复能力较强,调研过程中部分企业预计2023年广西生猪出栏量将达到3900万头,但其理论生猪年消耗量为2200万-2300万头,过剩率进一步提升。此次两广调研中,部分业者对于2023年广东生猪出栏量的预期高达4800万头,生猪供给能力预计提升至85%以上,这将意味着广西猪源进入广东将产生较大阻力。因此,2023年广西的生猪供应压力将明显增加,不排除生猪、猪肉将大量外调。随着疫病防控需求的提升,多数业者预计未来区域间的生猪调运或将进一步减少,所以2023年广西或成为华南市场的猪肉供应主力。(备注:生猪过剩率=(总出栏量-总屠宰量)/总屠宰量)

 

综合来看,随着广西生猪供应能力的继续提升,未来供应压力将向更多外部市场进行释放。而且随着调运政策以及广西屠宰模式转化的双向驱动,未来广西将有大量猪肉依赖外部市场消化,亦或导致当地成为华南生猪及猪肉价格洼地。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