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夏粮丰收,小麦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后市怎么走?

粮油市场报 2022-07-11

阅读()

从整体供需来看,我国小麦产量持续提高,多年来总体供求宽松,预计小麦价格保持区间高位运行。当前市场主体购销较为理性,建议持续关注玉米与小麦的价差、农户售粮进度和储备企业采购情况。

从整体供需来看,我国小麦产量持续提高,多年来总体供求宽松,预计小麦价格保持区间高位运行。当前市场主体购销较为理性,建议持续关注玉米与小麦的价差、农户售粮进度和储备企业采购情况。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稳定全年粮食产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得益于政策好、天帮忙和各方努力,今年主产省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夏粮丰收,小麦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后市怎么走?

 

夏收同比偏快 麦价好于常年

 

目前,夏粮收购已进入高峰,小麦收购价格高、收购进度快、农民收益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目前主产区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往年。今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5月下旬以来,夏粮收购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目前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收购进度基本过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正在集中大量上市。截至6月3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新麦2934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

 

7月6日,主产区面粉企业国标二等小麦入厂均价3120元/吨,同比上涨22%,远高于230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

 

今年小麦行情好于常年的主要原因:一是品质好,好粮卖好价,今年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一、二等小麦占比高,安徽、湖北小麦品质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二是多元主体收购积极,贸易、储备、加工等企业采购意愿强,市场购销活跃;三是相关品种粮食价格居高,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在2900元/吨左右,对小麦价格有明显支撑作用。此外,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种植成本提高,也是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但今年新麦价格高开,考虑成本因素,今年主产区农民收益仍可同比增加超200元/亩。小麦质优价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麦价以稳为主 区域小幅波动

 

7月6日,河北石家庄国标二等小麦入厂价为3120元/吨,山东德州3100元/吨,山东菏泽3110元/吨,周环比均下跌10~20元/吨;河北衡水3120元/吨,河南新乡3150元/吨,河南郑州3140元/吨,河南周口3110元/吨,均上涨10~20元/吨;河北邯郸3120元/吨,山东济南3110元/吨,安徽宿州3100元/吨,江苏徐州3120元/吨,均持平。

 

本周小麦价格以稳为主,区域间涨跌不一,调价幅度有限,河北、山东企业仍小幅下调收购价,河南以涨为主,并且价格超过华北地区。但总体来看,本周小麦价格窄幅震荡,叠加主产区连续阴雨天气对上市量的影响,市场各主体博弈心态较强。

 

由于面粉消费处于淡季,企业开机率同比偏低,企业根据自身的加工需求确定采购进度,当前政策性小麦轮入价格成为市场价格“风向标”,本周储备企业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下调,国标一等小麦价格集中在3100~3160元/吨,部分降至3100元/吨以下。

 

今年小麦开秤价格高,市场各主体入市积极,基层粮点数量增加,往年小麦收获后农户需要雇车向粮点送粮,而今年新麦刚上市时基层粮点积极上门收购,这导致部分基层经纪人和贸易商建库成本较高,在新麦高开后回落的行情下,存在一定惜售心理。由于今年新麦价格同比大幅高开,农户种植收益提高,在国际粮价回落的预期下,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加。

 

夏粮丰收,小麦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后市怎么走?

 

市场供需有余 理性看待后市

 

种粮农户、用粮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各方面均反映,今年小麦主产省呈现面积增、单产增、产量增、效益增的“四增”态势,生产形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各方对夏粮产量增、品质升的判断高度一致,分歧只在增产幅度,部分市场主体甚至认为总产量增幅可达10%。

 

由于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市场粮源充足,且新麦价格高开后饲用优势消失,饲料企业基本退出收购,用粮主体将回归以面粉企业为主导的格局。本周面粉销售不旺、加工利润低,为规避后市风险,面粉企业在库存未建到位的情况下以观望为主,做多小麦库存意愿减弱。

 

尽管部分中储粮库储备轮换收购任务完成,但地方储备企业近期仍在积极收购,因此小麦价格下跌幅度有限,底部有支撑,但在储备企业集中轮入期结束后,小麦价格支撑减弱。

 

从整体供需关系看,我国小麦产量持续提高,多年来总体供求宽松,预计小麦价格保持区间高位运行。当前市场主体购销较为理性,建议持续关注玉米与小麦的价差、农户售粮进度和储备企业采购情况。

 

面粉消费不旺 开机同比下降

 

本周,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尽管经销商渠道库存低,但面粉销售不旺,备货积极性不高,面粉价格小幅下跌。7月6日,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53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353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355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359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3570元/吨,周环比均小幅下跌20元/吨。

 

面粉企业开机率下降,麸皮价格上涨。7月6日,河北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208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21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209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211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2110元/吨,周环比均上涨20~60元/吨。

 

近日麸皮价格上涨,小麦价格以稳为主、部分地区小幅波动,面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上升。监测显示,7月6日,华北黄淮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为-32元/吨,周环比上升13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39.3元/吨,山东济南-10.9元/吨,河南    郑州-45.2元/吨。

 

当前,小麦价格高位运行,而面粉下游消费不旺,面粉企业利润不佳,部分大型企业在盈亏平衡状态开机运行,也有部分小型企业已因亏损而停机。监测显示,7月6日,主流大中型面粉企业开机率30%~60%,平均开机率39%,周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面粉企业开机率下降的原因:一是疫情导致居民外出餐饮消费减少,餐饮行业经营不佳,居家情况下主食浪费减少,而且还有大米等其他主食选择,居民消费面粉数量大幅下降;二是进入夏季后,面粉消费迎来传统淡季,气温高、降水多使得面粉储存不易,经销商库存降至低位,备货意愿不强;三是面粉行业扩张迅速,产能过剩现象凸显,拉低行业开机率。

 

诸多利空影响 美麦期价大跌

 

受美联储加息、美元汇率飙升、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北半球小麦收割快速推进、美国春小麦作物状况改善等因素影响,本周美国小麦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下跌。7月5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9月期约报收807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下跌129美分/蒲式耳,跌幅13.8%;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硬红冬小麦9月期约报收862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下跌128.25美分/蒲式耳,跌幅13%;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硬红春小麦9月期约报收89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下跌150.75美分/蒲式耳,跌幅14.5%。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3日,美国冬小麦收割54%,一周前为41%,上年同期43%,5年平均进度48%;春小麦优良率66%,高于一周前的59%,远高于上年同期的16%。美国小麦期货价格跌至近月来低点,基本恢复至俄乌冲突前水平。7月6日,美国软红冬小麦广东港口到港成本在3050元/吨左右,目前美国进口小麦到港成本已略低于南方国产小麦进厂价。(原文刊登于2022年7月9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