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一生都处在周期当中,踩对节奏就能赚大钱。
养猪行业是一个周期性最明显的行业,只要在2019年、2020年大规模养猪的人,全都发了财。可是在2021年还扩大规模养猪的人则踩错了节奏,养得越多、亏得越多。
据央视报道,生猪价格已经跌至7元/斤,所有养猪户都来到了冬天。有农户表示,养一头猪就要亏七八百块钱。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0年2月份,猪肉价格涨到了29.82元/斤,创下了历史新高。很多超市的猪肉价格接近40元,不少人直呼吃不起猪肉。仅仅过了1年半,生猪的价格已经降到了7.25元/斤,同比下降了61.8%。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成本,只有1年半的价格,价格却是天壤之别。去年有多赚钱,今年就有多亏钱。
1猪周期缩短了
养猪行业其实跟种植业很像,当产品极度便宜的时候,没人愿意去种,最终就导致产品价格飙涨。当人们都看到有利可图时,就会去大规模种植,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产品不具有稀缺性,价格也就便宜了。人们失望之后,再次弃种,就这样不断循环往复。
养猪行业也有跟养殖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养殖业的周期是比较固定的,而养猪行业在资本的助力下,周期正在被压缩。
一般情况下,一轮猪周期在7年左右,可是在资本的加入下,生猪出栏量在遇到周期上行时可以只用以前一半的时间就能恢复到巅峰的出栏量。
我们以养猪龙头牧原股份为例,2019年的出栏量为1025万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高达1812万头,同比增长了76.8%。国信证券预计,牧原股份在2021年的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4300万头,比2019年的4倍还要多。
短短两年时间,龙头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就翻了4倍。数字暴涨的背后是养殖厂的大规模扩建以及员工数的快速增长,这一切都需要巨额投入来支撑。
牧原股份通过股权质押、定向增发以及可转债的方式募集了数百亿,这些都将投入到生猪的出栏和屠宰上面。
员工数也是爆发式增长,2019年员工数在8万人左右,到了2020年已经超过12万,同比增长了50%,2021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14万人。
巨头出栏量的成倍增加弥补了市场的空缺,猪肉价格下跌也就再正常不过了。猪肉价格保持在高位的时间只有一年时间,低于之前的两到三年时间。很明显,资本的介入大大缩短了猪周期。
猪周期的缩短对于不同规模的养猪户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小养殖户来说,猪周期缩短是很难赚到钱的,因为猪肉价格处在高位的时间太短,你刚开始赚钱,猪肉价格开始下跌了。对于大企业来说,猪周期缩短是好事,可以淘汰掉很多实力比较弱的养殖企业,有利于龙头越做越大,市场集中度提高。
2养猪是一个好行业吗?
那么问题来了,养猪是一个好行业吗?还能赚到钱吗?
对于大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好行业,因为猪肉是刚需,人们是一定会吃猪肉的,猪肉的需求量一直存在。
不过对于小的养殖户来说并不是好行业。因此,不太建议大家实实在在去建猪圈,大规模养猪。
为什么说养猪不太适合一般养殖户呢?
第一、养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只要是农村出来的,恐怕很多人家里小时候都养过猪,这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进来跟你竞争,利润会压低;
第二、固定投资太大。如果你只养了一两头猪,那么你是不需要太多投资的,无非就是饲料的费用。可是养猪养得少根本就赚不到钱,普通人想要赚钱,至少也要在100头以上。猪肉零售价格在超过30元的时候,一头猪可以赚2000元左右,100头猪也就是20万的利润。
假设你想赚这20万,你首先要有养这100头猪的地方,可能还要有人跟你一起来打扫猪圈、喂饲料、接种疫苗等事情。场地投资以及人工投资并不是一笔小数。
你能只养一年?既然场地有了我们就会一直养殖,那么就会遇到行情不好的事情,亏钱也就在所难免,按照一个周期计算,你的收入可能还不如外出打工呢,外出打工不用担心赔钱;
第三、传染病风险。养猪是很有可能遇到传染病的,如果发现及时,是可以挽回损失的。一旦出现新型病毒,猪可能会大批量死亡,这将造成巨额损失。
对于超大的养猪企业来说,养猪倒是好行业,因为养猪比的就是谁能将成本降到最低,谁能抵抗更强的风险。大企业现金储备多,专业知识也会更多,可以针对不同的行情扩大或者缩小规模。专业会让它轻松获胜,而且现在推出了生猪期货,更加有利于大型企业控制风险,中小企业却没这个知识储备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