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的9月终于到来!对于猪农而言,在7、8月份终端消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生猪的价格也进入到了一个比较长的横盘恢复期中,9月的到来,让养殖户充满了期待。对于进入的9月而言,随着开学、天气转凉等有利因素的跌加,生猪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9月“利好”3因素分析
对于已经过去的7、8月份而言,全国的生猪进入到了一定的震荡期,国家猪肉收储后,再次进入到上涨,而生猪上涨仅仅维持几天后,再次进入到下跌。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涨跌后,猪农也产生了担忧后续的猪价是否还会出现比较大的跌涨?对此,影响猪价震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分析:
1、疫情影响减少
8月份的疫情让一些生猪产区出现了一定的运输困难,特别是走货量受阻,为了减少因为疫情而导致的出货量受阻问题,养殖户也纷纷加大了走货量,与此同时,8月份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级也导致了终端走货量的减少。屠宰企业及市场缺乏一定的利益支撑点,猪价有所回落。进入到9月份,疫情逐渐控制,市场也会逐渐回暖,疫情的影响也会降低。
2、市场终端消费及供应
从消费端来讲,进入到9月份,相比于8月份而言,开学的聚餐、升学宴会及以及中秋节的到来,大大地促进了市场的供应的积极性,消费端肯定继续加大。从供应端来讲,300斤以上的肥猪基本基本销售殆尽,而标猪的比例进一步加大。供应端的猪源宽松程度也较之前的2个月有所调整,压价的意向也减少。
3、生猪整体结构变化
就上面所讲,大肥猪的的压栏惜售的大肥猪基本已经销售殆尽,整个生猪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8月份的生猪结构来看,均重从300斤已经降至260斤左右,与此同时,白条生猪市场的认可度较低,后续的市场交易均重叶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二、9月猪价“利空”因素分析
从以上3点的分析不难看出,市场“利好”因素也在逐步形成。特别是以上所提及的学校及餐饮方面,对于价格回升具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猪肉流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除了利好因素外,利空因素也将到来,进一步影响市场。
1、库存量
从库存量来说,当前的屠宰冷冻品为30.68%,较去年年初上涨22.3%。主要是因为去年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一些屠宰企业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纷纷分割入库所造成,特别是在7至8月份生猪价格并没有预期那样,市场库存积压比较多,销售难以释放的情况下,猪肉的走货量也明显降低。
据统计在今年的前7个月,我国的猪肉进口累计高达266万吨,但从猪肉的消费总量来说,占比虽小,但是国内的产出之外,其对市场压制也是比较明显的。
2、生猪存栏量
从生猪存栏量来说,在产能恢复的情况下,2021年的产能已经恢复至2007年水平,进入到9月份的生猪存栏量也在逐渐增加,从生猪存栏量来说,市场还是比较多的。
综合以上,9月份的生猪存栏量来说,猪肉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上涨,但是随着双节的到来,会出现一定的价格反弹,但是整体的反弹力度不会很大。整体上9月份的生猪价格会维持在8至9元左右的价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