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猪肉养殖市场应避免“蛛网效应”,不然可能会降低养殖户的积极性

渝商天下 2021-07-01

阅读()

根据2021年6月第4周猪料比价数据显示,这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4.10元/公斤,环比跌幅11.04%;全国猪料比价为4.34,环比跌幅9.3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804.38元。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商品供大于求,往往会降价;供小于求,则可能升值。开年以来连跌的猪肉价格就是很好的例子。

 

农产品市场存在一种蛛网效应,即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较长的时滞,但生产者往往根据上一轮价格来决定下一轮生产。因此,会出现在价格涨高的时候一窝蜂扩充生产,造成下一轮收获时产量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造成减产又会抬升下个周期的价格,形成产量与价格周而复始的波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构成蜘蛛网一般交织的形状。

 

 

根据2021年6月第4周猪料比价数据显示,这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4.10元/公斤,环比跌幅11.04%;全国猪料比价为4.34,环比跌幅9.3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804.38元。

 

由于连续22周回落以及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加之夏季来临,为猪肉淡季。为了减少更多损失,加速了出栏价格的下跌。

 

养殖户竞相降价抛售的另一个原因是,养殖依赖的玉米价格的上涨。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将近40%,最高达到1.35元/斤,造成饲料价格也出现上涨,与年初相比每吨涨幅接近1000元。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成本还不断增加, 出现了生猪大范围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下跌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猪肉市场也存在明显的蛛网效应,当前猪肉价格被两种疫情冲击放大了蛛网效应。其一是,2018年8月国内局部发生非洲猪瘟,其二是2019年年底全国一共扑杀120万头染疫生猪。由于生猪数量锐减,从2019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就持续走高,并在整个2020年维持高位运行。

 

政策扶持也是2020年猪肉维持高位的很大一个因素,实施补贴政策,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种猪场、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了大量企业和个人涌入生猪养殖。

 

由于2020年猪价一直处于高价,一头250斤出栏的生猪就能赚到1500-2500元之间,可观的经济利益刺激了养殖数量大幅增加。

 

次轮猪肉周期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强干扰,实施临时储备收储,可以通过“托市”减缓市场恐慌,稳定猪肉价格。同时,正是由于猪肉价格连续下跌,才避免了今年通货膨胀的上升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分放任蛛网效应的发生,可能会降低养殖户的积极性。如果因为难以把握行业势头,就处于观望态度或者懒散养殖,很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供需不平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