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豆粕行情整体呈现“M”字走势。根据卓创数据统计,年内高点出现在1月15日为4102元/吨,年内低点出现在3月31日为3266元/吨,高低价差达836元/吨,最大振幅为25.60%。
一季度“突发”因素影响价格经历过山车行情
今年年初,由于局部地区开工受限导致区域供应收紧,价格上涨初现苗头,随后华北及东北地区卫生事件再度发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价格冲至年内高点。短时的“突发”因素对价格的扰动无法延续,随后市场回归基本面主导。国际方面,由于1-2月巴西大豆装船出现延误,市场出现对原料供应方面的担忧,支撑2月份豆粕价格高位运行。春节假期归来,国内猪瘟疫情复发,能繁母猪存栏数据首次出现下滑,导致豆粕需求看弱。油厂大豆衔接不畅导致开工恢复不及预期,疲软的豆粕需求与供不应求的豆油需求形成鲜明对比,也将油粕比推至年内新高点,市场油强粕弱格局突显。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1季度豆粕均价为3672元/吨,环比四季度3229元/吨累计上涨443元/吨,涨幅为13.72%。
二季度进入“美豆时间”行情跟随美豆走势为主
经历了一季度大起大落的行情后,二季度的豆粕价格运行相对平稳。市场进入“美豆时间”,市场对于低库存运行背景下的新季美豆播种数据十分关注。3月末的农业部季度报告中,对于旧作存库进一步下修,报告给出了明显的利多指引。4月下旬开始,时间进入了美豆播种期,市场对天气炒作的预期不断加强,高温及干旱天气的出现给市场多头提供了强劲的支撑,美豆期货价格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1387美分/蒲式耳涨至1667美分/蒲式耳,国内豆粕期货跟随单边涨势。进入5月,到港延迟的压力逐渐兑现,面对5-6月1000万吨以上的大豆到港,市场供应压力显现。除此之外,生猪价格的连续下跌,使得养殖利润由丰厚进入亏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豆粕的消费,基本面供需矛盾占据上风,拖曳行情弱势运行。截至6月28日,二季度豆粕均价为3495元/吨,环比一季度下跌177元/吨,跌幅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