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便是中秋,中秋过后紧接着便是国庆,在当下生猪价格势如破竹的阵阵上涨声中,越来越多的猪场处于压栏模式之中。
就本周来看,周一、周二出栏较多,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东北、华北地区,而原因则是北方与南方价差缩小,外调优势下降,当地屠宰场话语权增加,频繁压价。但短期压价后屠宰场采购更为困难,于是部分屠宰场不得不再次提高结算价格。当下屠宰场采购数量、冻品库存、入库、销售策略出现明显分化,这也使得屠宰场难以再次出现以往一致的压价策略。
下周便是学校集中开学的时期,经销商、食堂、食品企业等均在上周或本周进行一定程度上备货。本周末备货小高峰过去,屠宰场采购压力下降,再次启动压价策略。并且东三省、西北的部分省份猪场出于对后期的担心出现集中出栏的局面。
拉长时间看整个 8 月,可以看出压栏情绪逐步走高。
对于目前正在压栏或者走在压栏路上的猪场来说,最大的风险是要关注近期相关部门提出的切实保证双节期间猪肉的供应,价格的稳定。比如,近期国务院多次发出保障猪肉供给的讲话,多次提到猪肉价格的稳定,其中的措施有集中在节日期间投放储备肉、冻肉,或者进行其他对消费者采购的补贴。也就是说节日期间市场出现冻肉集中出售的可能性较高,并且据静书了解,目前全国屠宰场、食品企业、贸易商、国库里的冻肉预计有500万吨以上(若加强对2019年第四季度的进口和入库的数量将更多)。尽管冻肉难以彻底补充缺口,但若出现集中出库的现象将对猪价产生短期的影响。
但现在的猪价就好比一只优质的股票,短期的下跌不足以影响中长期的上涨。
嗯,就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