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述了批次生产模式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网上充斥了大量批次生产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否有道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怎么去把握?
是否要选择批次生产还是依据于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否则损失很大;
选择哪一种批次生产模式,两周批、三周批、四周批、五周批不是依赖于我们的想象,更依赖于猪场本身的硬件设施
四周批生产效率为什么高,三周批母猪哺乳天数为啥不能是21天,为啥需要两组产房,五周批母猪为啥是4组,这背后的原理是啥?
1 批次生产优点评判
1.1 优点-疾病防控?
对于某个阶段
对于规模化母猪场来说,连续生产情况下,产房也是可以做到全进全出。除非实现4周批或者5周批等,可以保证产房只装1批次母猪,这样保证母猪处于同样的免疫水平,其他模式从全进全出来看优势不大;
对于下游保育和育肥场来说,批次生产如果能够保证一次装满1个场的猪,对下游疾病控制有很大的利好。
对于某种疾病
PED的清除PED清除最常见的措施就是全群返饲+10天仔猪早期断奶。母猪返饲后3-11d会排毒。采用4周批或者5周批的群体,当仔猪断奶时,下批次母猪距离分娩还有18或者25天,可以避免母猪在产房排毒。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早期断奶的母猪要饲喂烯丙孕素。
1.2 优点-管理方便?
对场长来说,更便于每天重点关注哪些事情,更加集中精力去关注;
对于一线管理者来说,每天的工作内容更加清晰
对于一线饲养员来说,每天工作相对单一,效率会更高
某一天工作量猛增
1.3 优点-销售量大
场区断奶猪批次销售量大,符合大公司养殖的需求
当行情突然变差,外售订单被取消,怎么解决?
2 是否要选择批次生产
2.1 大批次的配种量是否有人员、技术和精液支持
深部输精技术是减少配种工作量的基础;
刚建群时,后备猪只能使用常规输精,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人员一定要补充到位;
大批次生产对精液需求在短时间内的需求量大
2.2 大批次的断奶量是否有集中运输的支持
场内运输
场外运输
销售
2.3 大批次的销售工作
场外集中周转
9.6m3层只能装大育肥猪100-150头
大量的周转车
2.4 返情和妊检没有怀孕的母猪怎么处理
正常返情母猪
对于三周批,正好下批次配种•对两周批/四周批/五周批,只能等21/36/49天再进行配种
异常返情和流产母猪
不同批次生产方式不同
28天妊检没有怀孕的母猪
对于2/3/4/5周批来说,发现无犊后要等待6/13/6/20天后再饲喂18天烯丙孕素,否则这些猪只能淘汰
批次生产要保证场区的分娩率,否则非生产天数或者母猪淘汰/后备猪补充问题会凸显
3 不同批次生产模式的推算
3.1 繁殖周期
母猪从配种、分娩、哺乳、断奶到再配种称为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繁殖周期的长短由哺乳时间的长短决定,妊娠114天,断奶到再配种7天时间基本不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