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饲料营养策略及饲喂方案,直接影响其发情率、窝产仔数、泌乳量,是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过去20年,因遗传育种的贡献,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代母猪每头每年产仔数能达到30头或更多。为发挥母猪的繁殖潜能,如今关于高产母猪营养和饲喂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母猪处于哪个阶段,都应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母猪在繁殖周期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生理代谢特征。本文主要针对母猪配种和妊娠阶段的饲养目标,介绍了与其相关的一些特殊的或需要强化的营养需求。
1、配种母猪饲料营养策略及饲喂方案
1.1 配种母猪组成
断奶后的母猪为主,以及根据生产需求补充的后备母猪,还有少量配种后的返情或空怀母猪。
1.2 饲养目标
配种母猪的饲养目标是母猪及时发情和排出更多的合格卵母细胞,提高授精卵的质量和数量。
1.3 营养策略
1.3.1 促发情
NRC标准或者偏高能量摄入,有利于促进发情和获得最佳排卵数。高脂肪加膳食纤维,与以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日粮相比,能提前后备母猪初次发情时间,并提高其发情率。
1.3.2 促排卵
来源于糖类比起来源于脂肪的能量,更能提高母猪的排卵数。
在生产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初情启动时,用高油脂加高膳食纤维作为能量源日粮,配种前改为高淀粉或糖作为能量源的日粮。
1.3.3 提高卵母质量
必需脂肪酸和与之伴随的抗氧化营养,能影响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1.3.4 强化繁殖相关维生素
VA、β-胡萝卜素、VE、叶酸和生物素等,能改善母猪体内环境,促进排卵和受精卵的着床。
1.3.5添加抗应激、抗氧化营养
VC、VE、有机硒、有机铬等,通过抗氧化,降低母猪应激对于神经内分泌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1.3.6调节肠道健康
因发情期采食量下降,配种后限制母猪的饲喂量,母猪极容易发生便秘。所以,饲料配制需要调整好母猪肠道菌群,保持肠道通畅;对此,益生菌、益生元、生物饲料,都是有效的方案。
1.4 饲喂方案
1.4.1 选用饲料
从营养需求的角度来讲,用哺乳母猪料或者专业的后备母猪料比较合适。但是,很多养殖场的配怀舍只有一条料线,全部饲喂妊娠母猪饲料。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有不少养猪场选择了用妊娠母猪饲料,以至于影响母猪的发情和排卵。
1.4.2短期优饲
配种前7~14天,增加50%~100%的饲喂量,或者在此阶段采用自由采食,以促进发情和排卵,也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母猪断奶前后,都不能限制饲喂量,否则会减少排卵数量。
1.4.3充足饮水
只有充足的饮水,才能达到催情补饲期需要的高采食量。若饮水不足,除了会影响母猪采食量之外,还会增加母猪发情期炎症的风险。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