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中国农科院王祖力:2023年是猪周期的下行周期,价格下行较慢

王祖力 2023-01-04

阅读()

猪肉价格一直是物价的晴雨表。对于2023年的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那么,2023年我国猪肉价格是否能够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字当头,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猪肉价格一直是物价的晴雨表。对于2023年的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那么,2023年我国猪肉价格是否能够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字当头,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新形势新作为”,1月1日上午,提问2023·顶端新闻跨年财经论坛举行。

 

  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祖力以“2023年生猪市场行情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王祖力

 

  以下为文字实录,校对后略有改动:

 

  01 2023年是猪周期的下行周期,价格下行较慢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猪肉价格退出过度上涨预警区间,说明前段时间全国的猪价下跌幅度较大。根据网络报价,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全国的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8.43元,较2022年10月20日每公斤下降超过10.0元,降幅35%左右。

 

  我认为,这波猪价下跌核心的原因是十二月份猪价上涨的预期未能如期兑现,部分养殖场户产生了恐慌情绪,出现了集中出栏的现象,打乱了正常的出栏秩序。

 

  如今,很多人关心2023年猪价会是什么趋势,让我们从周期的角度来看。通常讲猪周期,都是价格周期。我认为生猪价格周期的背后是产能周期,因为产能周期决定了价格周期。

 

  当期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基本决定10个月之后上市商品猪的数量。从2022年全国生猪产能的变化情况,大概可以推演出2023年全国猪价的变动趋势。2022年5月到11月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一路增长,这意味着2023年二三月份之后,全国生猪市场的供应量会进入增长模式。

 

  那么,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从2023年的3月份开始,至少往后10个月市场的供应量可能一路增长。若不考虑消费的季节性变动规律,对应的猪价可能一路向下。

 

  所以,从行业的趋势判断,我认为2023年可能会进入到猪周期的下行周期中。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恐慌,担心2023年会不会出现深度亏损。我认为,2023年虽然进入到了下行周期,但猪价的下跌是缓慢的过程。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家补产能都是比较谨慎和理性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388万头,跟2022年一季度末的4185万头相比较,增幅约为4.85%,跟前几个周期相比,幅度相对较小,六七个月的时间只增长了4个多点。所以,2022年以来大家补产能是比较谨慎和理性的,产能增加较缓慢,这意味着2023年市场供应量的增长可能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供应量增长缓慢,也就意味着猪价可能会缓慢地下跌。

 

  所以,2023年虽然是猪周期的下行周期,但是价格下行会比较缓慢。

 

  02平衡点:让养殖场户有钱赚,让消费者有肉吃

 

  一般讲猪贱伤农,肉贵伤民,这是一对比较难以调和的矛盾。

 

  从养殖场户的角度而言,他们也不希望猪价保持在太高水平,养殖端更多还是期待价格稳定、持续,有合理利润,这是养殖端所期待的行业趋势。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一些低收入群体,尤其是近几年疫情直接影响收入水平的群体,一定是希望猪肉价格能够低一些。

 

  那么,因此就要找到一个均衡点,一句话:要让养殖场户有钱赚,让消费者有肉吃。

 

  最近几年生猪养殖成本提升较快,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比如:玉米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而2021年豆粕价格上涨幅度也非常大,跟前几年相比,如今的养殖成本提高了很多。因此,消费者也不能寄希望于猪肉价格能够再回到多年前的水平。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要允许猪肉价格能够保证养殖场户有一定的、合理的利润空间。当然猪肉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肯定也是不行的,不仅会影响民生,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CPI的影响也会很大。

 

  所以,近些年,国家一直强调要让产业稳定发展,尽量防止猪价的暴涨暴跌。

 

  其中,官方也为此付出很多努力,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像全国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冻猪肉的储备调节等等,措施效果明显。

 

  我相信,随着产业发展,调控政策也越来越成熟,所以,我对未来几年还是充满信心的,相信全国总体猪肉价格跟前些年相比,会更加稳定。

 

生猪

 

  03未来几年,猪周期的六大提升

 

  接下来的两三年,生猪产业会有哪些特点?它与前些轮的猪周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我把它总结为“六个提升”。

 

  第一个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

 

  为什么前几轮猪周期猪价波动幅度这么大,重要原因是在猪周期的自然市场周期波动的过程中,会叠加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影响,就导致了产能变化幅度较大,价格涨跌的幅度也很大,周期持续时间长。

 

  但是,目前所处的本轮周期为新世纪以来的第六轮猪周期,行业整体的疫病是稳定的,没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叠加冲击和影响,所以,我认为接下来行业的稳定性会比较强,产能调整和价格涨跌跟前几个周期相比,都会减小一些。

 

  第二个提升,行业政策稳定性得以大幅度提升。

 

  近几年,官方对外发布的文件里多次强调要稳政策,一些长效性的支持政策要稳定下来。跟此前周期相比较,如今的用地、环保、金融、保险等一系列政策稳定性增强不少。

 

  政策稳定,才能给养殖场户一个稳定的预期,那么,行业稳定性也就随着增强,产能调整幅度、价格涨跌幅度也会因为政策的稳定而进一步趋向稳定。

 

  第三个提升,行业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这与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

 

  跟前些轮猪周期相比,如今,养殖主体信息获取能力绝对是数量级的提升。大家每天都能够从微信、抖音、快手,包括顶端新闻等各种媒体平台上获取到大量的行业信息,对行业的认知很清晰,对未来产业发展很明确,生产经营决策就会稳定很多。

 

  比如,从2022年5月份开始,生猪产能一路增长,但是增长缓慢,说明大家补栏很理性,我认为,就是大家从一系列的渠道获取到了足够的信息,产能调整的灵敏度也随着提高。

 

  第四个提升,行业规模化水平的提升。

 

  实际上,近些年行业规模化水平提升的速度非常快,转型升级势头非常好。规模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行业转型升级对于产业稳定是非常利好的因素。

 

  第五个提升,金融属性的大幅度提升。

 

  尤其是2021年以来,生猪期货的上市以及一些大的新股养殖类的上市公司的发展。很多投资研究员、农业研究员,每天盯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深入之后,大家对未来的预判和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就会提高很多。这些研究成果对外发布之后能够促进产业生产经营水平的稳定。一旦金融市场发现生猪产业出现了问题,马上会通过金融的手段来纠正,实际上有助于产业的稳定。

 

  第六个提升,行业组织化水平的提升。

 

  以前,很多散户在经营决策上通常目标不是特别清晰,但是,现在散户的组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了。某种程度上,如今的散户已经不散了。他们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相应的组织,而且能从组织中获取到很多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决策就不会盲目。这表明现在行业的组织化水平是提升了很多。

 

  “六大提升”能够助力生猪产业在未来几年更加稳定,产业素质更高。从周期的角度来讲,接下来产能的稳定性会增强,未来价格涨跌的幅度不会太高,包括猪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会缩短。行业稳定了之后,对于宏观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影响广度也会有所舒展。

 

  因此,我认为从产能调整的深度、价格涨跌的幅度、周期持续的时间的长度、对经济社会影响范围的广度,这四个度跟前些轮周期相比较都会有所改善。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