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猪企大肆扩张,资金困境突出!养猪行业内卷何时休?

猪兜 2022-09-29

阅读()

前几年,猪企遇到了好行情,猪肉价格和利润一路高歌,让他们都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在内的各大头部上市猪企纷纷顺势大举扩张,将赚到的巨额利润投入基建,甚至举债扩产。

内卷,从来不分行业。

 

在公权力运行中,一些地方重“痕”轻“绩”,习惯于把留痕视为工作本身、将材料当作工作成果,“做得好不如说得好”,于是在遣词造句上用心多、在干实事上用劲少。

 

教育行业中“鸡娃”正盛行,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掉进了“内卷式教育”怪圈,给孩子各种超前教育,甚至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大价钱购买学区房。

 

职场中“内卷”更是无处不在,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中,普遍存在“985”“715”加班现象,甚至有些岗位已经迈向“007”,仿佛不内卷,连打工人都当不了了……

 

猪企大肆扩张,资金困境突出!养猪行业内卷何时休?

 

“内卷”越来越稀松平常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经济内卷化、学术内卷化、企业内卷化……似乎“万物皆可卷”。对于一个具有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永续经营性赛道——养猪行业来说,同样在上演着群雄逐鹿的激烈“厮杀”。有评论人士仰天长啸,发出“世纪一问”:“猪企内卷何时休”?

 

笔者认为,找出内卷的根源,方能避开内卷。那么,内卷的成因是什么?究竟该如何破?

 

养猪业难逃“内卷”,各大猪企正在上演“抢蛋糕”大戏

 

客观地讲,各行各业内卷的原因无非是由行业过度竞争导致的,从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内卷是必然发生的,也是行业变革的推动因素。

 

前几年,猪企遇到了好行情,猪肉价格和利润一路高歌,让他们都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在内的各大头部上市猪企纷纷顺势大举扩张,将赚到的巨额利润投入基建,甚至举债扩产。这从各大上市猪企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的出栏增速,就可以管窥一豹。

 

猪企大肆扩张,资金困境突出!养猪行业内卷何时休?

数据来源于网络,略微有出入

 

2019年-2021年,除温氏股份以外,各大上市猪企都在极力扩大产能。2021年,牧原生猪出栏量达4026.3万头,超额完成年度出栏目标,同比增长122.3%。目前,已建成约7000万头的产能,同时储备超过1亿头出栏量的土地资源,员工扩招至13.5万人,其扩张速度就像开了挂一样。

 

2019年-2021年,短短3年,新希望在养猪业务上累计新增投资近700亿元,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新希望总体产能已超过7000万头。2020年在猪价高涨期,新希望甚至将2021年的出栏目标从原先的1500-1800万头大幅提升至2500-3000万头,希望“大踏步、超常规、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猪企NO.1。

 

非洲猪瘟导致2019年猪肉价格异常上涨的情况下,正邦科技也开始急剧扩张产能,2019年及2020年,该公司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共计91亿元,其中超过40亿元用于自建大型养殖基地。2020年底,经过一轮大规模扩招,其员工总数激增到5.23万人。除此之外,天邦股份、大北农、巨星农牧等也均进行了募资,募资项目均涉及生猪养殖。

 

2022年,在上半年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各大猪企也丝毫没有停下增产扩能的脚步,牧原股份计划生猪出栏区间为5000万头~5600万头;温氏股份生猪出栏规划为1800万头左右;新希望计划生猪出栏量1300~1800 万头;天邦股份初步预计出栏在600万头左右;傲农生物生猪出栏目标是550万头;天康生物计划出栏生猪220万头;唐人神规划生猪出栏量为200万头。

 

大肆扩张背后潜藏“危”与“机”

 

就在各大猪企纷纷开展“军备扩能”时,危机也悄然而至。养猪人之间的这场“扩能竞赛”,似乎并没有带来好结果。

 

一方面,各大猪企竞相扩张,债台高筑,加剧了资金链断裂风险,行业面临“大洗牌”,一些低效企业加速出局,一些优质猪企获得更好发展。

 

正邦科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前期扩张较猛,如今资不抵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巨亏200多亿,创下了养猪行业之最,如今继“商票逾期”“甩卖子公司”等风波后,又深陷大规模裁员、项目烂尾、拖欠工资、退租、垫款与运输费等一系列负面舆论中,无法自拔。

 

就在正邦科技深陷财务危机时,有些企业却实现了“弯道超车”。

 

据悉,2019年-2021年,牧原股份分别销售生猪1025.33万头、1811.5万头、4026.3万头,同时新设孙公司、子公司数量分别为48家、103家、33家。凭借产能快速扩展优势,以及高效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雄厚的资金和土地储备、明显的成本优势等,牧原股份超越昔日龙头企业温氏股份,跻身A股上市猪企首位。

 

另一方面,在猪企普遍受困于资金链断裂的同时,由于猪企的盲目扩张,使得产能迅速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猪价持续低迷,整个行业处于较低的盈利水平。

 

2022年上半年的生猪市场行情就说明了一切,由于前期生猪产能超预期猛涨,使得供需关系失衡,叠加其它众多利空因素,猪价持续下探,部分地区均价重回6元时代。养猪业由此从“高额盈利”跌入“深度巨亏”的泥潭,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7家上市猪企共计亏损218.19亿元。

 

猪企大肆扩张,资金困境突出!养猪行业内卷何时休?

 

其中,“养猪大户”牧原股份“领亏”,报告期内,其扣非归母净利润-68.71亿元,同比下降172.82%;其次是正邦科技,亏损40.09亿元,同比下降348.28%;再次是温氏股份,亏损38.64亿元,同比下降22.61%。

 

大型企业尚且如此,中小散养殖户的境况可想而知,有些养殖户甚至血本无归。农人辛辛苦苦喂食一年,最终不但不能添加收入,甚至还要赔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大的伤害。

 

此外,猪企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产能,争夺各种资源,不惜以高出市场的价格,购买土地、租用场地、雇佣人工等,最终推高行情,增加了企业成本,进一步拖累企业发展。产能下不去,猪价上不来,同时,企业成本又居高不下,如此循环往复,造成恶性循环,使整个行业处于低质竞争中,不利于提质增效。

 

“内卷”如何破?

 

竞争本应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然而,“内卷”式竞争却成为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阻力。那么,猪企应如何避免恶性竞争,变阻力为动力呢?

 

第一,从国家和行业协会的角度来说,应充当好“裁判员”的角色,对行业和企业正确规范和引导,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公平公正,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例如,在生猪生产供应问题上,政府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便于在市场出现情况时,及时通过政策进行引导,通过政策调控市场,最终让市场居于比较平稳状态。

 

第二,大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彰显社会价值,不能一味扩张,挤压中小散户的生存空间,“以大欺小”不可取。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大量中小微企业处境艰难,如果大型猪企一味扩张,中小微企业和养殖散户势必会更加艰难,可能连生存都是问题,很容易造成社会问题。

 

同时,养猪业产业化也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全国畜牧总站原总畜牧师石有龙认为,散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才是生猪产业最佳的经营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农业产业化并非规模越大越好。从我国自身发展角度来看,生猪产业发展到现在,规模化程度已十分可观,但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养猪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利庠表示,养猪业“卡脖子”的状况其实很严重,特别是在生猪品种上,优质品种仍由国外控制。我国需要加快生猪地方品种的杂交研发步伐,以尽快形成国内联合育种的规模化和商品化。此外,我国生猪养殖智能化水平不足,需要在养猪过程中提高自动化水平。

 

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及成本方面的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面对内卷,中小散养殖户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审时度势、苦炼内功、夯实基础、补足短板,通过不断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培育出自己特有的模式或者“杀手锏”,持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猪企大肆扩张,资金困境突出!养猪行业内卷何时休?

 

结合近年来国家多次鼓励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中小散养殖户可以开展生态养殖,通过与绿色蔬菜种植、果园生态有机发展等相结合的方式,将猪场产生的粪尿等进行处理,使其发酵成优质有机肥,排放至果园、田间,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中小散养殖户还可以开展特色养殖,养土黑猪,实现差异化发展。黑猪肉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其肌肉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可以保护我们的肝脏,很受客户欢迎。但其饲养时间较长,比家猪更难饲养,在市场中便成为“稀缺品”,经常被当做高端产品进行售卖,经济价值可见一斑。中小散养殖户可以通过打造黑猪高端品牌,实现创收增收。

 

此外,中小散养殖户还可以选择与企业合作,抱团取暖、互利共赢。在生猪养殖领域,“公司+农户”这种养殖模式已经发展有一段的时间了,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断奶仔猪、整套的养殖技术及销售等,而农户只需要提供土地、圈舍以及劳动力等,并按照公司的养殖要求进行喂养,就可以保证有稳定的收入。

 

最后,在笔者看来,只有产业各方携起手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才会从内卷的泥潭中拔出。政府需要做长期规划与有效指导,大企业应该有条不紊地加紧步伐,同时也要协助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提高抵抗力,中小散养殖户也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只有这样生猪养殖行业,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赢局面,迎来健康、积极、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景象。笑到最后的也不止是行业,还有最终消费者。(作者:张桂玲 )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