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我国生猪价格的上涨态势 恐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农产品期货网 2019-08-27

阅读()

高利润的刺激下,部分复养意愿正在逐步恢复,下游刚性需求仍存,在生猪补库结束之前,猪肉价格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2018年8月3日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沈阳爆发迄今一年有余,非洲猪瘟的持续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猪肉价格先跌后涨,养殖利润升至历史新高,行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集中,养殖人的心态也经历了由担忧到恐慌再到从绝望中找希望的平静,值此非洲猪瘟爆发一周年之际,笔者对近一年来全国饲料养殖行业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于本月内对湖南地区饲料养殖行业进行了调研,综合来看,非洲猪瘟的影响仍在蔓延,但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下降速率或将趋缓,在高利润的刺激下,部分复养意愿正在逐步恢复,下游刚性需求仍存,在生猪补库结束之前,猪肉价格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上涨趋势
  
  一、非洲猪瘟在我国的爆发情况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受到感染的生猪多出现发热、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的症状,一般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病猪会死亡,死亡率达到98.9%,具有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等特征。非洲猪瘟最早起源于非洲,后传播至全球,并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防疫。近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内大量流传着关于染病猪肉的照片和不吃猪肉的传言,笔者的多名同事和朋友也先后前来咨询,幸运的是该病毒虽然对生猪的致死率高,但并非为人畜共患病症,高温杀毒即可灭菌,因此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还是可以放心食用,购买时可关注猪肉皮下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无出血迹象,即为正常猪肉。尽管如此,疫病兴起之初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恐慌情绪仍然使得猪肉消费量有所下降,猪肉价格呈现出先跌后涨的特征。
  
  截至2019年7月31日,全国已有31个省份感染非洲猪瘟疫情,共计150起,其中2018年发生疫情严重的地方包括辽宁(13起)、安徽(9起)、湖南(7起)、黑龙江(6起),2019年发生疫情严重的地方包括贵州(7起)、海南(6起)、广西(5起)、云南(4起),疫情的蔓延流向呈现出由北向南,后又转入中部地区的趋势。疫情严重的地区多覆盖我国生猪养殖大省,如四川、湖南、湖北和云南等地,生猪产能大幅去化,自2019年1月起,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月加快,截至2018年8月23日当周,全国的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6%,猪肉供应日益紧缩,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全国猪肉均价已达20.62元/斤,创下历史新高,笔者预计后期猪肉价格的涨势仍将延续,至少可持续至明年上半年,最高价格或将突破30元/斤。
  
  二、防疫门槛提高助推行业规模化
  
  与以往的疫情不同,本轮“非洲猪瘟”因其高致死率和无有效疫苗防疫的特点,使得养殖行业生态格局、养殖人的心态以及猪肉价格也较以往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笔者近期的调研情况来看,因本轮疫情的影响,养殖企业自顾不暇,多数企业闭厂整改,严控人员进出,调研工作的推进难度较往年大幅增加,而愿意接受调研的企业受访者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多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观的态度,其中尤以中小养殖企业为甚,而散养户则已基本退出市场,所有的企业在防疫环节上均大大加强,进厂(办公区域)前增加了消毒液净手、喷雾消毒等环节,运猪车辆进出之前增加了多道洗车消毒程序,养殖环节实行全隔离状态,饲养员进驻猪舍,严控出入,部分大型养殖企业还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仅防疫成本一项的增加换算至猪肉价格上便可达1-2元/斤起。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生猪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加速推进了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进程。由于非洲猪瘟的存续时间长、对防疫措施要求高,规模化的大型养殖集团更能适应高强度的疫病防控体系,在资金和技术上更具优势。同时,大型的养殖企业往往在全产业链上布局完善,一方面这有助于形成由饲料、疫苗到育种再到育肥和屠宰全环节的封闭式养殖环境,减少疫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当前因能繁母猪的不足,使得外购仔猪的头均成本约为800-1000元/头,全产业链的布局也将降低外购仔猪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在本轮非洲猪瘟的影响之下,养殖企业的头部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全产业链企业和自繁自养模式的企业将更具优势,行业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快,这些变化也将为未来生猪期货的上市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上涨趋势
  
  三、能繁存栏缺位开启“超级猪周期”
  
  从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猪肉价格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从而形成持续性的周期波动,属于发散性的蛛网模型,当猪价上涨时农户积极补栏后备母猪,而从后备母猪至育肥猪的出栏,中间间隔14-18个月的时间(后备母猪育肥4-5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后产仔,仔猪育肥6-8个月后出栏),而育肥猪的集中出栏又将对猪价形成压力,当猪价下降时农户补栏的积极性下降,由此传导至育肥猪存栏的下降亦需要14-18个月的时间,这一来一往之间便形成了以3-4年为周期的猪肉价格波动。而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使得供给端的矛盾更为凸显,恢复更加缓慢,所以与以往相比本轮猪周期将呈现出上行周期延长和价格创历史新高等新特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洲猪瘟对养殖行业的复养心态也经历了由担忧到恐慌再到从绝望中找希望的平静变化周期,最开始经历非洲猪瘟疫情侵袭的东北地区也在高利润的刺激之下开始逐渐恢复补栏。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还了解到,猪场的位置天然成为最有效的防疫措施,选址较为偏僻、离交通主干道远、且周围猪场较少(避免交叉感染)的猪场免疫能力明显高于高速路旁或周围养殖聚集的猪场,且幸免于疫情大规模爆发时期的猪场在防疫严控的情况下再受感染的几率较小。基于此,虽然刚刚(6-7月间)经历了一场大面积疫情爆发的湖南地区复养情绪仍然低落(低于10%),但休养生息后的东北地区部分猪场已开始恢复补栏情绪,生猪补栏的刚性需求仍存。
  
  同时近期不断走高的养殖利润也对复养情绪有所助推,截至8月23日当周,外购仔猪的养殖利润已达到962.44元/头,自繁自养生猪的养殖利润则达到1212.68元/头,连续创下历史新高记录。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预计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和防疫技术的发展,生猪养殖或将逐渐进入补库存的阶段。但当前在通向补库存道路上的最大矛盾即为能繁母猪的严重缺乏,以致于补库时间延长,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165万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6%,所以在高养殖利润的刺激下,首先进行的将是能繁母猪的补库存,补库周期约为4-11个月。因生猪的生产周期需经历妊娠期(114天)、哺乳期(28天)、保育期(32天)和育肥期(120天),所以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后,预计生猪存栏量将在6-10个月后逐渐恢复。由此来看,生猪价格的上涨态势将至少延续至明年上半年,而最高价格或可突破30元/斤,“超级猪周期”已然开启。
  
  四、关注饲料养殖版块投资机会
  
  综合来看,与以往的生猪疫情不同,本轮非洲猪瘟疫情以其快速传播性、高致死率和无有效疫苗防疫等特点迅速席卷全国,并给养殖行业的生态格局、养殖利润、猪肉价格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行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养殖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超级猪周期”开启等。所谓“危机”总是“危”与“机”并存,本轮疫情的爆发在加剧供给侧矛盾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过剩产能的去化,头部效应逐渐聚集,行业的规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布局进度进一步加快,这些变化都将有利于未来生猪期货的上市。在这个过程中,生猪养殖股的周期性强劲仍在持续,行业的上市龙头企业不仅将受益于养殖利润的增加,还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该板块仍然值得关注。在具体选股中,投资者可关注产业链布局较全、猪场选址较好、以自繁自养模式为主的行业龙头,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唐人神等。
  
  同时本轮非洲猪瘟所造成的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也对上游饲料端需求形成拖累,根据笔者调研获知,截至2019年7月,湖南地区的饲料需求较非洲猪瘟爆发前下降约50%-70%,部分饲料厂开始停产裁员,虽然今年禽料的强劲表现对饲料厂的利润形成一定的支撑,但仍难以弥补生猪饲料下降的缺口,从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的价格走势来看,这一矛盾已基本为价格所反映,在经历过一轮疫情大爆发之后,选址较好、防疫技术过关的猪场对饲料消费形成较为稳定的刚性需求。展望后市,随着生猪养殖的补库阶段逐步开启,饲料消费或将逐步好转,虽然这一阶段的时间较为漫长,但下游消费对饲料原料价格的拖累效应正在递减,而支撑效应正在增强,价格矛盾重回供给端。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