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我们一合作伙伴的生猪养殖板块在保育阶段出现了相对普遍的腹泻,导致仔猪生长速度下降,死淘率增加。客户的技术团队迅速行动,从营养、管理和防疫等方面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并与美农研发中心联合,设计营养性肠道健康组合方案,希望能够通过营养角度起到辅助治疗、加速康复和提升保育阶段仔猪生长性能的目的。
说到伪狂犬病大家并不陌生,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伪狂犬病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该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感染包括猪牛羊在内的40多种家畜,但猪是唯一能够存活并且表现出亚临床症状和潜伏感染特性的宿主。
极端天气会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猪蓝耳病的发生吗?看看国外专家怎么说的
尽管围绕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风险因素有丰富的知识,但极端天气事件与PED和PRRS疫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彻底调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猪场开始使用口腔液样本对猪群疾病进行监测。那么,哪些疾病更适合用口腔液进行监测呢?如何收集口腔液?口腔液的检测如何进行?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兽医从业者的困惑。
由于此病种类较多,所以诊断起来也相当棘手,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兽医诊断水平较低的兽医来讲尤其如此,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这类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养猪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公猪跛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生产公猪风湿病引起的跛行?
公猪跛行病,症状以步态、姿势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预后较差为主,该病成为大猪场淘汰公猪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控非瘟时,警惕静默生产的免疫漏洞导致猪流行性腹泻暴发的风险
2021年以来,长期的猪价低迷,很多猪场因此欠下“生物安全债”,造成非洲猪瘟强弱毒株在部分区域的流行。特别是进入2023年9月,部分区域发生较为严重的疫情,损失较大。在此过程中,一些猪场为了应对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采取了“静默生产”方案,以降低场外传入和场内的交叉传播的风险。
哪些猪病病毒能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最长的传播距离竟达300公里
在现代养猪业中,空气传播的病毒,尤其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国内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ASFV能通过气溶胶短距离传播,易导致疫情迅速蔓延,给养猪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春节后陆续看到去年已经清场的养殖户在清洗消毒准备复养,同时仔猪价格也飙升很快,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对于自繁自养的散户而言,决定养殖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非洲猪瘟的防控,全进全出便于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疫病防控效果,并实现营养精准化,对母猪的批次管理可以彻底实现各阶段全进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