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猪肉将明显增产。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猪肉供给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价格整体呈现不断回落态势
育种者说:大企业的育种板块地位很边缘,畜禽种业该如何“出圈”
按照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已超75%,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农业育种领域,越高级的生物,育种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
笔者在养猪一线走访中发现,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诸多消毒问题,比如要么过度或者无效,究其原因是对消毒作用机理的认知不足。
养猪业进入全面集约化阶段,家庭农户散养还有机会吗?会不会退出
如今养猪业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变化,已经由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养猪变成现在的大猪场养猪集团为主导的格局,养猪业进入全面集约化阶段,那么家庭农户散养还有机会吗,会不会退出呢?相信这是很多养猪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笔者在农村搞养殖业多年,也养过很多年的猪,结合自己多年在农村摸爬滚打的经验,谈谈自己从一个农民视角的看法。
猪场环保是硬性要求,“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中小型养猪企业还有成本优势?
很多集团为快速扩张采取代养模式,7公斤仔猪到育成出栏付给代养费400-500元每头,而对于自繁自养猪场成本则不到100元。因此当单头育肥利润低于500元的时候,采取公司+农户代养的模式可能会失去优势,此时中小型自繁自养场的成本优势就体现出来。
养猪业在非洲猪瘟的威胁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养猪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养殖集团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布局,而猪兽医和实验室检测得到了有史以来少有的重视和关注。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似乎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对矛盾在非瘟爆发后尤为凸显!以前是民众吃不起猪肉,现在却是养殖户卖猪亏本,那将来猪肉价格有怎样的走势?农业农村部释放了两大信号,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
经过交流,知道这哥们养猪11年,去年还有280头母猪,现在依然有280头母猪,只不过是经产只有80多头,而后备分两批次,100斤左右的100头左右,200斤左右的有将近1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