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连粕结束上涨行情,开启下跌通道。仅4月19日当个交易日,连粕跌幅近3%,其中M2309合约下跌98元/吨,跌幅2.73%,M2305合约跌114元/吨,跌幅3.04%。
生猪养殖周期性下行,养殖技术不断更新,猪价何时迎来“回暖”?
经历一段生猪周期性下行,国内市场“阴晴不定”,国内养殖端价格持续下滑,对于何时迎来价格“回暖”,是不少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们让AI来回答一下今年生猪行情趋势、养猪还能不能赚钱、今年养猪的风险等问题,看看AI能给我们生猪养殖行业、养殖户提供什么建议,能不能让广大养殖户得到启发。
情绪推涨猪价,未来亏损的概率较大?不压栏,不赌行情,随行就市
近日生猪价格止跌回弹,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4月19日发改委公布猪粮比为5.04:1,即将进入一级预警区间,市场看涨情绪再起,淘汰积极性减退;2、多地降雨天气影响下,生猪出栏受限,部分区域供应量偏紧;3、二次育肥户热度高涨,看好后市猪价,进标猪量较大,导致屠企收猪难度增加;4、部分屠企继续主动入库,猪价得到较强支撑。
4月步入尾声,在国内农产品市场,近期,随着玉米持粮主体易主,贸易商低价走货积极性转差,玉米市场逐步“翘尾”,而在小麦市场,麦价短暂下行后,制粉企业报价逐步止跌,国内小麦挂牌报价逐步徘徊在1.42~1.45元/斤。
亏损近5个月,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因市场供应较为充足,猪肉消费阶段性偏弱,生猪价格总体低位运行。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份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 63元 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 8%,同比上涨14 3%。
近期表现亮眼的就要数豆粕了,虽然从2月开始就已现跌势,到3月更是全面回落,这本身也确实符合今年的整个供需的大背景。供给恢复,需求低迷,大宗都在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