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猪价不跌反涨,从2月23日的13.52元上涨到3月20日的15.04元,累计上涨1.5元/公斤。3月下旬猪价停止缓慢上涨趋势,出现短期调整,截至3月25日外三均价为15.03元/公斤,与3月20日的高点15.04元/公斤大体持平。
3月渐入尾声,在国内生猪以及饲料原材料方面,仔猪价格“飙升”,标猪价格连涨,生猪出栏均价破位上行,养殖户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而在饲料原材料方面,玉米市场呈现涨跌“停滞”的态势,价格弱稳局面较为明显,而在豆粕市场,豆粕短暂冲高后,市场出现显著下跌的走势!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3月18日,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的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回盛生物”)行政大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全国政协委员、回盛生物董事长张卫元正激情澎湃地向公司全体科研技术人员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自玉米收获上市以来,市场的目光普遍集中在了东北市场。这也难怪,因为东北是玉米的头号产区,卖压也最大,也最容易形成价格洼地,甚至是拖拽玉米行情。
春节过后,本应迎来传统淡季的生猪市场,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局面。生猪价格在经历1月的下跌后,自2月起逐步回升,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玉米终于还是撑不住了。近日,玉米市场再次出现了山东、东北齐跌的局面,总体是山东跌得猛,又开始再次一天多次下跌的情景,而东北虽然跌幅没那么大,但是最近两天也是持续阴跌,港口也在走弱,并且有直属库出现了停收的现象。
经历一年有余的寒冬,生猪养殖行业似乎已见曙光。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指出,以全国猪肉产量5500万吨为基准,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并以2023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基数确定各省份的正常保有量。
市场为啥不敢小看豆粕呢?这得先来复盘一下去年的豆粕行情。去年的豆粕,可以说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去年的整体大环境和今年一样,都是4个字:供强需弱。
三月渐入尾声,产区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基层余粮售粮进度加快,余粮逐步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基层余粮仅剩2成左右,而华北以及黄淮地区,余粮在3~4成。玉米售粮压力逐步减轻,东北地趴粮购销基本结束,但是,玉米市场却“跌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