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刚涨又跌,而玉米呢,山东华北本来正跌跌不休,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股市飘红——人家又涨了。玉米涨了是好事,但是市场对后续玉米行情的预期却更差了。
6-8月生猪出栏断档期,猪价保持在9-10元运行,目前自繁自养一头猪利润已经达到600-800元,个别成本较低的出栏350斤体重生猪还出现了获利1000元/头的情况。
6月中国玉米进出口分析:进口玉米均价变动不大,对内贸市场的影响较弱
2024年6月份中国进口量维持低位,符合前期预期,截至6月累计进口约110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下跌8.15%。进口均价变动不大,虽然相比内贸,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提高,但受限于政策,进口玉米对内贸市场的影响较弱。
7月17日—18日,2024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生猪产业界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在演讲中发出了“行业三问”与“企业三思”,在理性思辨中,他提出了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企业面对行业内卷如何突围才能生存下去的新见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豆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截至上周,国内油厂豆粕库存已经超过了120万吨,比前一周增加了约13.7万吨,同时同比去年也近乎翻倍。
未来10年,养猪产业会更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产品更好,但站在企业来看下一个10年可能是非常糟糕的,10年对每个企业来说都一样,因为现在的现状是消费疲软,估计短期不会有大的改善,我们的各个环节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出清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过程。
7月17—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与2024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不仅选出了新一届协会负责人,也探讨了一些重要话题。例如,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未来该怎么干。
进入7月份,连粕延续上半年的弱势行情,而此前市场关注的美豆天气炒作升水,近期却频频传来利好天气消息,美国大豆优良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CBOT大豆逐步反映丰产预期,截至7月18日CBOT大豆11月主力合约一度下探至1031.75美分/蒲,国内连粕跟随美豆弱势寻底,最低跌至3071元/吨,较月初跌幅超300元/吨,连粕在历经七天的连续下跌后有所企稳,但多重利空面令连粕反弹乏力。
国内玉米震荡,国际玉米也没闲着。这不,又“出事”了。国际谷物理事会刚刚发布月报,调高了全球谷物的产量预期,原因是玉米和小麦的产量预期上调。
在国内豆粕市场,豆粕作为饲料重要原材料,直接关系养殖行业的成本,此前几年,豆粕价格高歌猛进,去年8~9月份,国内主流沿海油厂,现货豆粕报价在505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