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版发布《非洲猪瘟防控20问》,全面回答您最关心的非洲猪瘟问题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下属的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回应群众关切,日前组织相关单位,编写了《非洲猪瘟防控20问》。
非瘟依然是当下猪场最为关注的疫病,尽管2021年全国公开公布的非瘟疫情只有19例,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在局部地区非瘟爆发情况不亚于2019年。
千万不要认为高温制粒过的饲料是非洲猪瘟的终结者。如果饲料厂环境中有潜在非洲猪瘟病毒存在,可能随时使饲料重新感染。饲料袋、工人、饲料运输车、鞋子、扫把、 灰尘等等都有可能。
随着非瘟疫情的不断报道,大家也慢慢的适应了疫情的影响,在过去的认知中总是一些中小型规模的猪场发病,对于这些报道我们也习以为常,但是就因为前天的报道,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原来大型规模化养殖场也会发生。
病死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猪场病死猪管理如果做得好,可以减少生物安全风险;非瘟压力下,没有绝对把握一般不提倡场内进行病死猪解剖,除非采样送实验室已经进行过病原检测。
猪场为什么经常要进行生物安全审查评估?因为我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明天就变得落伍,同时每个人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多听听第三方机构的建议能弥补我们知识的不足。
非洲猪瘟病猪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易识别,但通常有以下几种或全部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
ASF病毒的持续性如何?还有哪些其他特征决定了我们控制策略的选择?
冬季,ASF病毒可能在野猪尸体的骨髓中持续存在长达五个月。因此,野猪群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病毒的宿主。
非瘟就如一头恶魔,让中国的养猪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可以讲,2018年就是养猪的分水岭,2018年之前如果说某个人养猪有多辉煌,只要报出母猪存栏量就能说明他有多牛气。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