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不可小视,根据和多个养猪企业、个体老板、生产场长、技术人员、乡镇兽医、销售商沟通,目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普遍业界悲观情绪、恐慌心理严重,部分小型养殖场当猪群稍有波动,不管是不是非洲猪瘟感染就选择了一次性清栏,这样对行业非常不利。
非洲猪瘟的传播媒介有多种,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所以防止非洲猪瘟的进入和传播只能依靠于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手段。为了减缓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我们针对易感猪群建立了多种减缓传播的方法,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物料防控管理。
最近,关于介绍非洲猪瘟的文章汗牛充栋,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补充些信息呢?这是因为我在处理多起口蹄疫和经典猪瘟发病疫情的一线经历了太多,在充分并迅速控制这两种病毒病暴发方面曾犯了很多的错误。
感染非瘟猪不会长期带毒!99天后,幸存的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病毒,不会再散毒
本文整理了来自德国因塞尔里姆斯弗里德里希-洛弗勒研究所的一份针对猪ASFV带毒状态的研究报告,实验用了36头猪,历时165天,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在无细胞毒性的浓度下,环西多福韦在巨噬细胞中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多种基因型表现出抗病毒活性。在感染前或感染早期添加环西多福韦,可以抑制非洲猪瘟的复制,但在感染后期添加,没有效果。
非洲猪瘟来袭,我国的养猪,兽医和饲料板块完全没有做好准备。短期内非洲猪瘟的流行让大家陷入恐慌,我们的一线养殖人员没有特别深入的生物学病毒学知识,随之而来各种企业和专家们都希望去帮助我们养猪一线人员一些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出发点不同,各种理论和误解充斥着我们的产业。
前几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对养猪业打击很大,不过近两年来,非瘟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养猪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由于猪场一旦有猪感染非瘟,危害很大,后果不堪设想,养猪户需要高度警惕。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绀、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依靠临床其实是不够准确的,确诊还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
时刻关注猪场各个环节猪只异常情况,想方设法提升饲养人员责任心,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嗜睡、轻触不起、采食量减少,发热、皮肤发红、关节肿胀 坏死、咳喘、腹式呼吸,育肥猪死淘率增高,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 木乃伊胎等可疑临床表现时,应第一时间采样检测。
非洲猪瘟有些情况猪是会变红的,但是变红未必是非洲猪瘟;碰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症状是不是非洲猪瘟;比如发红了、不吃了,或者变色了;单一症状为什么确定不了非洲猪瘟?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