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猪场FW高发的季节,工作人员进场,须经过场外集中隔离点,隔离2天,再到场内隔离宿舍,隔离1天,72小时后才能进入生活区;返场人员进入生产单元,须再经过洗澡换衣才能进入。严格的人员隔离及洗消可以将非瘟的风险降至最低。
最新!菲律宾获越南非瘟疫苗独家代理权,开始进行本地试验...
菲律宾贸易公司KPP Powers Commodities(简称KPP)宣布获得了越南非洲猪瘟疫苗在菲律宾的独家代理权。KPP是菲律宾一家从事兽医药产品进口和分销的公司。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
冬季猪场爆发非瘟,要实现猪群快稳定和高留存率,做好这四点就够了!
冬季是一年当中最容易爆发非瘟的季节,北方地区每年从10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月份这段时期总会有部分猪场爆发非瘟,部分猪场因为应对不利导致损失惨重,通过复盘拔牙成功的猪场,要实现猪群快稳定和高留存率,做好以下四点就够了!
猪场”拔牙“是指在发生疫病的时候,快速发现和剔除患病个体和高危个体,从而保护健康猪群,降低疫病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猪群感染非洲猪瘟后会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绀和内脏出血等症状,属于中医中典型的温病范畴,可用卫气营血来辨证论治。
猪场中哪些地方存在非瘟防控风险?猪场防非瘟,这6点一定要注意
非瘟病毒自1909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00多年。2018年首次传入我国以来,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使能繁母猪存栏出现断崖式下跌,很多中小养殖户因为无法承受非瘟带来的损失而退出养猪舞台,不少人应该还对当年猪价的一路飙升记忆犹新。
新研究:非洲猪科动物对严酷生态环境和非洲猪瘟病毒的适应性进化
非洲猪科动物的起源、演化和适应是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家猪遗传学研究和抗病育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欧亚大陆分布的猪科动物不同,非洲猪科动物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进化支系,其中包含3个属(疣猪属Phacochoerus、巨林猪属Hylochoerus和红河猪属Potamochoerus),共计有5个物种,现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多样化的广袤生境中。
非洲猪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记者24日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近期牵头的非洲野生猪科动物遗传资源挖掘研究,为家猪抗病育种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最近,与很多朋友沟通交流,非洲猪瘟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规律性疑点!如果按照日龄来划分,非洲猪瘟发病特点(大概规律),老龄猪先发(经产母猪、肥猪)、保育后发、乳猪很少发。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