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养猪的朋友告诉我,说自己家的猪场遇到了非瘟,可是损失的都是大猪,小猪导致没那么严重。为什么小猪不容易得非瘟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母猪传递抗体、环境因素和免疫措施三个方面来阐述。
非洲猪瘟给我们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咱们也使用了很多的措施,但是疾病仍然在传染;今天单说下病毒的特点,让大家能够认识清楚一些!
猪得了非洲猪瘟以后多久才能度过危险期?非洲猪瘟如何进行预防?
最近有养殖户朋友在向我们咨询:猪得了非洲猪瘟以后多久才能度过危险期?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很多养殖户都比较关心,本文就来讲解一下非洲猪瘟的危险期说法,以及非洲猪瘟如何进行预防。
非洲猪瘟有着短暂的2~9d 的自然感染潜伏期,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发病时体温骤高,最高可达41℃,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大约4d。病猪在死亡前48h会发生体温下降的症状。
非瘟病毒复杂的蛋白结构、变异度高、具有免疫逃避机制,给疫苗的研发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疫苗研发进展也十分缓慢。目前国际主要的研发路线包括亚单位疫苗、天然弱毒疫苗、基因缺失疫苗、mRNA疫苗。
当前进入雨季,按照前两年疫病流行规律,南方雨季是非洲猪瘟易发期、高发期。如果猪场周围有死猪、血液等污染物,或有运猪车等通过,顺着雨水,极有可能导致病原扩散,间接促进了非洲猪瘟的传播。
非洲猪瘟(简称“非瘟”)在我国发生后,全国各地养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对非瘟防控策略争论不一。实践证明,非瘟防控要注意外部的生物安全和猪群的健康度,即“攘外”和“安内”两个缺一不可。
迄今为止,关于非瘟病毒已经几乎没有秘密,主要威胁并不来自病毒本身,而是人类的应对不当。人类在非瘟传播中可能发挥了100%的作用。因此,说非洲猪瘟是个人造病。
只要猪只不进食,不管精神、体温、粪便状况如何,就应该怀疑非洲猪瘟的感染。首先要想到非洲猪瘟的可能性,以防误诊。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四川省巴中市从查获的外省违规调运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在疫情背景下,防控疫病意识薄弱以及技术不到位的中小规模养猪场该如何生存?如何异军突起?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