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它动物不感染该病毒。3种非洲野猪疣猪、大林猪、非洲野猪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是也携带病毒,是病毒的储存器。
为防止德国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保护畜牧生产安全,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非洲猪瘟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德国、匈牙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摩尔多瓦、蒙古、越南、柬埔寨、朝鲜、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缅甸、菲律宾、韩国、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希腊、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等。
采样人员要求穿一次性隔离服,采样结束后脱掉一次性隔离服,并清洗消毒手部和靴子,就地隔离,禁止离开,等候实验室检测结果。
猪瘟防控的两大误区,是否能够真正防控好猪瘟,值得每个猪场重点关注
猪瘟俗称“烂肠瘟”,它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点状出血,脾梗死。
非洲猪瘟主要有六大传播途径,潜伏期最长为21天,散养猪场防控
去年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对国内生猪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养猪人损失惨重,好在人类不会感染上这种病毒,但是养猪人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多加注意,否则猪得了非洲猪瘟死亡率可达到百分之百。
非洲猪瘟的病发往往是从呕吐开始,然后可能会有拉稀带血的症状,解剖可见多脏器出血,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脾脏异常肿大,往往是正常大小的好几倍。而猪瘟往往没有呕吐和拉血的症状,解剖之后脾脏边缘有坏死但脾脏不会肿大,内脏出血也多见于肠道,如大肠出血、小肠出血等。
后非瘟时代猪场始终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非瘟病毒无孔不入,一点点小小的的疏忽可能都会酿成大祸,因此除了加强养殖场外围生物安全检查外,对场内的员工要开展生物安全培训,树立全员防非观念。
为了防止非洲猪瘟蔓延,我们政策要求农户不能擅自处置病死猪,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农村中看到,在偏僻的角落不时地就可以看见大量的病死猪被抛弃在野外,隔着很远的距离就可以闻到一股难闻的腐败气味。
严密的临床观察。一旦发现猪只有发烧、不吃料、身上发红发绀等典型症状,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切不可等猪只出现死亡再处理。因,当猪群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时候,意味着该猪群所处的区域病毒量已经很大,此时往往为时已晚。
关于载体细胞的适应传代以及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安全有效性评估方面,就是哈兽研主导的完成这个相关的工作,后期还会涉及到产品的中式,现在哈兽研的非瘟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