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猪生病时,养殖户往往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在猪的生长过程中,疾病难以避免,因此需要使用兽药进行治疗。然而,由于兽药使用管理的不规范,以及部分兽医工作者理论和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不规范用药现象频发,这给猪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诸多困扰。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猪病治疗中的禁忌事项,以下是一些关键提醒:
避免过量使用退热剂:许多养殖户在治疗猪病时,常常依赖退热剂,甚至大剂量、连续使用。这种做法并不正确,特别是对于没有发烧症状或体温已恢复正常的猪,应立即停止使用退热剂。长时间、大剂量使用退热剂会导致猪白细胞减少,免疫力降低。
正确选择抗生素:青霉素虽然抗菌力强、副作用小,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猪病。例如,在治疗胃肠道感染、胃肠炎、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时,青霉素并非首选药物,而应使用林可霉素、黄连素等更适合的药物。此外,对于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如抽搐、转圈、狂跑等,不应轻易判断为中毒,而应考虑可能是疫病(如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引起的神经紊乱,应使用安定、脑炎清等药物治疗。对于消化不良性腹泻,应使用助消化类药物,如多酶片、酵母片等,并在饲料中添加发酵饲料,帮助猪建立肠道有益菌群,预防腹泻。
定期驱虫:寄生虫病在猪中发病率较高,因此驱虫工作至关重要。养殖户应定期为猪进行驱虫,建议每隔45天左右进行一次,而非一生只驱一次虫。
正确治疗尿闭:对于出现尿闭及少尿症状的病猪,养殖户不应盲目使用利尿药。尿闭的原因可能是膀胱麻痹、结石、尿道炎症等导致的排尿不畅,而非产尿量少。因此,使用利尿剂治疗并不对症,应考虑使用中草药或手术治疗。
避免滥用病毒灵:病毒灵并非抗病毒的万能药。对于猪因病毒性感染引发的疾病,病毒灵并无治疗效果。养殖户应使用扶正解毒散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而非滥用病毒灵。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