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太详细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养猪阁 2023-08-27

阅读()

除了几个主要地区外,世界上的大部分养猪地都存在PRRSV。虽然准确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野毒株流行性的资料相对缺乏,但是在猪密集饲养的感染区,60%~80%的猪场均为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感染。通过检测接种疫苗或感染后产生的疫苗毒抗体可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评价。

地理分布

 

除了几个主要地区外,世界上的大部分养猪地都存在PRRSV。虽然准确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野毒株流行性的资料相对缺乏,但是在猪密集饲养的感染区,60%~80%的猪场均为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感染。通过检测接种疫苗或感染后产生的疫苗毒抗体可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评价。减毒(MLV)疫苗株可在临床散布和传播。

 

生猪

 

易感动物

 

小鼠、大鼠和豚鼠等许多动物对PRRSV 都不易感。Wills等的研究结果表明,PRRSV在猫、犬、小鼠、负鼠、浣熊、家鼠、臭鼬、 家雀或八哥体内不能复制。野猪容易感染PRRSV,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自由生活的野猪很少感染PRRSV。

 

排毒途径

 

感染动物通过唾液、鼻腔分泌物、尿、精液排出病毒,偶尔经粪便排毒。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可通过乳汁排出病毒。病毒变体通过猪体排毒时,其排毒量差异很大。

 

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人们目前较为关注病毒通过精液的传播。不同公猪其精液的排毒时间差别很大。

 

持续感染

 

猪感染PRRSV后表现为慢性、持续感染,这是PRRSV感染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试验和动物体内的病毒检测证实PRRSV具有持续感染的特性。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00~165d即可检测到感染性病毒粒子,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含量甚高。持续感染与猪被感染时的大小无关。不管是子宫内胎儿、仔猪还是成年猪,均会发生持续感染。病毒对抗动物主动免疫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与病毒在动物体内不断发生变异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无关。Chang等发现,持续感染动物体内PRRSV的变异率相对较低。

 

传播途径

 

猪对PRRSV易感,主要经鼻腔、肌肉内、口腔、子宫和阴道等途径传播。相同的感染剂量、不同的感染途径对猪的感染力不同。Yoon等(1999)报道肌内接种少于或等于20个PRRSV粒子即可使猪感染发病。Hermann等(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口和肌肉染毒时的半数动物感染剂量,即半数感染量(ID50),分别为1X105.3和1X104.0。根据Benfield等(2000a)的研究结果,人工染毒的ID50约为1X104.5。

 

PRRSVs的感染能力可能不同。Cutler等(2011)认为感染毒株MN-184气溶胶时的ID50为1X 100.26。 而Hermann等(2009)认为感染毒株VR-2332气溶胶时的ID50为1x103.1。这两个试验结果是同一实验室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

 

猪容易经胃肠道外途径感染(在皮肤破损的情况下),对其他途径的感染则抵抗力较强。在临床上,胃肠道外感染途径可能包括剪耳、断尾、修牙、打烙印、注射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标准饲养操作。同样,由于PRRSV可在感染猪的唾液中持续存在几周,因此,猪之间互相攻击时发生的撕咬、伤口、刮擦和/或擦伤均可导致胃肠道外感染的发生。Bierk等(2001)证实带毒母猪和易感猪互相攻击时能够传播PRRSV。其他能够导致经血液和唾液传播的行为,如咬尾和咬耳等,也可导致该病的传播。

 

PRRSV传染易感猪的间接途径有许多,包括污染物、PRRSV污染的注射器、感染猪唾液和血液污染的人员以及污染的昆虫媒介(苍蝇和蚊子)等。气溶胶的间接传播与病毒变体和环境因素有关。PRRSV从排毒猪群经空气传播至易感猪群的风险因素包括:伴有短时大风的定向低速风、低温、高相对湿度和低日光水平等。

 

垂直传播

 

PRRSV能够经过患病母猪的胎盘屏障传染胎儿,导致死胎、带毒仔猪的出现,带毒仔猪可能为弱胎或临宋表现正常的仔猪。有些猪可能不会受到垫草中PRRSV的感染。 PRRSV能在母猪妊娠14 d以后的胎儿体内复制,但是由于大多数的PRRSV仅能在怀孕后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在母猪怀孕的前两个阶段(共有三个阶段),胎儿一般不会感染病毒。Park 等(1996)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怀孕90d时染毒,低毒力和高毒力PRRSV穿透胎盘屏障的能力相同。

 

猪场内的传播

 

一旦感染,PRRSV往往在一个猪场内无休止地循环传播。由于持续存在的PRRSV由带毒动物传染给不断出现的易感动物,这些易感动物既可由出生购人产生,又可由于动物失去免疫保护性而产生,因此形成了PRRSV的地域性传播。病毒可从带毒母猪通过子宫,或者在产后传给仔猪,或者通过易感猪与感染猪的混群,而使病毒持续循环传播。在断奶等情况下,将易感动物与带毒动物混群饲养可使大量易感动物迅速感染。

 

猪场间的传播

 

研究结果证实感染猪、含有病毒的精液和气溶胶有助于PRRSV在猪场间的传播。Mortensen等 (2002)的研究发现,PRRSV是通过带毒动物和精液的引入以及相邻农场带毒气溶胶的扩散而进入阴性猪群的。Torremorell等(2004)估计80%以上的感染是由于相邻农场的扩散、PRRSV阳性猪的运输、未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或昆虫的传播引起的。

 

与感染猪群相邻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与PRRSV阳性猪群相距越近,感染的可能性越大,随着距离的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变小。Le Potier等(1997)发现,在怀疑经地域传播而感染的猪场中,有45%距离感染源不足500 m只有2%的农场与感染源相距1km。

 

另外,Goldberg等(2000)对55个猪场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了ORF5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分离株的遗传相似,而与地理位置无关。据此,他们认为PRRSV主要是通过动物或者精液而感染猪群的,与相邻猪场的区域扩散关系不大。

 

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感染动物通过唾液、尿和粪便排出病毒从而污染环境,产生了潜在的污染物传播。PRRSV对热和干燥敏感,在热和干燥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失活。在25~27℃条件下,除感染当天外,其他时间在塑料、不锈钢、橡胶、苜蓿、木屑、干草、玉米、仔猪饲料或棉衣上均检测不到感染性的病毒。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pH条件下,PRRSV可保持长时间的感染力。在温度为-70℃和一20℃时,PRRSV能存活几个月甚至几年。Jacobs等(2010)发现,4株2型毒株在溶液中的灭活率没有差异,病毒的半数灭活时间分别为:4℃(39℉)-- 155 h,10°C (50℉)- 84.5h,20℃ (68℉)一27.4 h和30°C (68℉)-1.6h。在血清和组织中,PRRSV的热稳定性与在媒介中的基本相同。将猪血清于25°C 分别放置24、48和72 h,可分别从47%、14%和7%的血清样品中分离到PRRSV。当将血清置于4℃或者-20℃放置72h后,可从85%的血清样品中分离到PRRSV 。PRRSV在pH为6.5~7.5的条件下稳定,但是在pH低于6和高于7.5时可迅速丧失感染力。

 

消毒

 

氯仿、乙醚等脂溶剂可使PRRSV失活。PRRSV在含有低浓度去污剂的溶液中极不稳定,这是由于去污剂破坏了病毒囊膜,使病毒释放出不具有感染性的核心颗粒,从而使病毒失去了感染性。Shirai 等(2000)报道,在室温条件下用氯 (0.03%)10 min、碘(0.0075%)1 min、季铵化合物(0. 0063%)1 min即可杀灭PRRSV。消毒措施包括干燥和热辅助干燥,此外,在寒冷和温暖的环境中,含有戊二醛和氯化季铵盐的泡沫消毒剂也能有效灭活产房和运输工具中的PRRSV。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